海上伯爵
每个人生刚生下来几乎都是一样的,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并不是生来就是坏人。
米脂事件的凶手终于被判了极刑,这让那些死难者得到了告慰,但是其亲人的伤害却永远无法释怀。
我们不禁要问,造成这个事件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难道这个人生来就是坏人吗?
社会学家认为,人的根本属性就是其社会性。一个人的父母,只是其生物学的血脉传递者,而一个人的成长,根本上还是后天的环境影响决定的。假如,这个孩子生活在富有而且有文化的家庭,他的人生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假如,这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完整的、正常的人间关爱,他也不会从心中滋生恶的念头,最终导致这样的人生结局;假如,周围的人,包括他的亲人、朋友、老师和同学,都能够用爱心对待他、信任他、帮助他,使他不受欺凌,或者尽早抚慰他受伤的心灵,那么他也许对这个世界会是另一种看法,也许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有的这些,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如果不缺少任何一项,或许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因为没有亲情,还有友情;没有友情,还有师生情;或者至少亲情没有缺失……然而,假如这些都没有,那么这个孩子的成长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已经不难知道了。
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完整的,但是由于各种各样复杂的、不确定的原因,他们将逐渐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比如肢体上受伤形成了伤残,心灵上的缺失造成心理残疾,甚至变态,最后走向人性的对立面。我们这个社会是有心灵修复功能的,未成年人教育机构健全,从事身体残疾抚慰的机构和人员也都有设立,然而,对心灵的关怀,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对爱和情绪的调适辅导,却并不是那么完备、到位。那么,更多的人是从与人交往中学会自我疗治、自我调适、自我完善,但是不排除一些人没有得到人性的关怀,走向极端。这样的问题不解决,任其发展,后果将是极为严重的。初看,这是个人问题,是个案;但是从全国、全局的角度来看,这个小问题、个人问题,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大难题。为何令人深恶痛绝的校园欺凌事件屡次发生、屡禁不绝呢?这固然有教育部门的管理问题,也与社会管理特别是做为家长的教育缺失或者走偏有关。凶手的仇恨为何能够发展到极致,作为教育者、管理者和家长,难道不应该深思吗?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锁在保险柜里。唯一能够保护我们不受侵害的武器,就是与人为善,这是老祖宗一再告诫我们要做到的。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有完整性格的人,其次要把他人也当做正常的人对待。做人首先要做个好人,其次要发善心、做善事,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影响人,用自己的热情温暖人,决不做恶,从而种下善的种子。这其实正应了这样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善莫大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