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减法,让自己的人生真正自由

努力做到最好固然值得赞赏,但强迫自己做到完美有可能起反作用。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面对的勇气:做无惧无畏的自己》

追求完美是一种值得鼓励的生活态度,但若是过度执着于完美,只能令自己精疲力尽,反而无法到达目标。要知道,所谓的完美,是指具有所有必需的或令人满意的要素、品质或特征,没有任何漏洞和缺陷,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存在完美。

在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看来,那些过度追求完美的人,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完美主义常常与“苛刻的要求”划等号,他们会过度关注自我,稍微有点欠缺心里就特别不舒服,随时随地都处于焦虑、紧张的情绪下,同时,一旦达不到预期,他们的挫败感也更加强烈。

阿欣就是个完美主义者。周末,她邀请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因为花了两个小时打扫房间,结果做饭的时间不够了,手忙脚乱之下,把招牌菜给搞砸了,整整一中午,她都沉浸在悔恨、失落、郁闷的情绪中,根本无心交谈。在单位也一样,领导让她把项目方案做成PPT,她追求完美的性格又出来作祟了,仅背景图就选了将近一个小时,直到下班也没完成PPT。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阿欣一直活得很累。

后来,濒临崩溃的阿欣在老爸的开导下,明白了将满未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她开始给自己做减法,依照能力和水平,尽力做到更好,不再追求最好;把事情按重要度和紧急度分类,合理规划时间;放松心情,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一段时间之后,阿欣不仅和朋友们的关系更好了,在单位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不可否认,追求完美能够推动我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有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