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回顾
本次训练营的培训体系,我认为核心可以概括为“课程梳理与答疑课+示范课+大咖主题分享”。
(一)课程梳理与答疑课是吴老师和张老师真人线上直播课程,与学员分享自己的授课经验和方法,帮助学员梳理每一步的课程结构,进而会细化到每个知识点自己会用什么教学方法。更为可贵的是,吴老师会通过学员的作业和提问,给予针对性的回答,特别见功底,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
(二)示范课是小鹅通平台上的“GYB”和“SYB”线上课程,受限于线上平台的制约,主要是通过讲授法,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多教师合作的模式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不同老师在处理教材内容上的特色,关键是提供了非常好的“翻转课堂”的素材,可以在高校课堂或者某些社会班使用,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三)大咖主题分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学习计划,总共有3次,分别是吕继仁老师、聂兵老师,以及下一次的“神秘嘉宾”。吕继仁老师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大方向着手,全面讲解了讲师在培训中的任务、态度、方法 和技巧,有观点有案例,逻辑层次清楚,分享本身就是一次绝佳的授课示范课。聂兵老师从有效激励学员出发,帮助我们梳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在真实教学中的样子,启发引导我们要注重技巧背后的理论,想办法解决教学冲突,吸引、点燃学员。并在其中穿插着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很受益。下一次神秘嘉宾内容未知,期待ing……
二、体会收获
关于本次训练营的体会和收获,我想从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是对教学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再次梳理1-10步的教学内容,首先是更加熟悉教材内容,发现了一些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的知识点,例如每月原材料和包装的费用计算、首月保险费用高出240元的原因、实地调研的落地和运用、职务范围和岗位职责的区别、企业实际经营模式与法律形态不符的后果、组织结构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性(阿里视为商业机密)、注册资本与开办成本的区别、流转税类比水管子等等。其次,进一步强化了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例如,第三步评估你的市场会估算产品的价格,在第八步通过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算出价格,再通过竞争参照定价法权衡更适合的价格,企业开办后还要持续跟进价格管理。再比如,投资多少钱开企业,一要评估自己的财务状况(第一步),二要计算启动资金(第七步),三要计算现金流量进一步查看资金缺口。
二是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更灵活。一是正视了练习法的使用,不能因为学员不想练习,自己不会练习,害怕被学员提问而害怕使用练习法,明白必须使用有效的激励手段让学生在比、拼、赶、超中通过练习强化知识点的摄入。二是在教学方法的组合使用上,可以用小组+练习+点评,可以用自学+提问+答疑+练习,核心是要基于教学内容灵活组织方法。三是更加重视课程导入环节的问题意识,用与他相关的现实问题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是在教学观念上更成熟。一是对学员有用是培训的根本目的,一切要围绕这个目的去推进课程、组织教学、收集反馈意见。二是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背后的理论,避免停留在单纯的知识灌输。三是注重教学知识的重要性,更要注重教学态度、教学精神、人生态度、价值观的输出和引导。
三、行动计划
吴老师在课程中反复强调,上课就是“三备”——备教材、备学员、备自己,我的行动计划,也将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在备教材上,一是继续利用思维持续梳理教材内容,最终要实现可以不看教材,整理出十步的思维导图框架。进而实现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上,可以快速对应上相应的黄亮和李燕的案例、课后练习、计划书的板块等。二是努力先把教材读“厚”,通过阅读梳理教材,把可以括展、深化的知识点进行深挖,比如,可以向吴老师一样,至少要把法律环境中涉及到的法律要通读一遍。再比如,4p、4c、SWTO、撇脂定价法……等专业术语进一步深挖,确保学生询问,自己可以回答上来。三是在教材之外,充分利用国务院、人社部、各省人社厅等官网,把最新的有关创业政策、问答等收集整理出来,确保在课堂上的分享与政策保持一致。
在备学员上,一是利用在高校的优势,参与学员的推荐、面试、筛选,与教学团队进一步利用“5why分析法”“访谈法”进一步深挖学员需求。二是在日常其他课程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通过有效提问,洞悉其在知识、能力、视野等方面的需求。三是充分利用课前入场调查表、授课情况反馈表以及课堂提问收集学生意见建议,特别是要注意分析学生提问背后的“问题”。
在备自己上,坚持“有料”+“有趣”原则,利用聂兵老师分享的案例积累法,通过“幕布”、“语雀”等工具,将平时在混沌大学、得到、喜马拉雅及其他知识平台上获得的与课程相关的案例、知识、视频、理论、故事进行标签化梳理,方便随时调用,形成自己的数字化知识库,不断积累有料的厚度。也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和我联系,我们可以共建共享,相互监督,一起进步。
韩鑫圆
2020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