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使文章在读者心中落根,画面感必不可少。
《人民日报》副刊“大地”,蹦出了一篇散文——晒秋。作者段吉雄,全篇1800字,描写的是一个农家的早晨,丈夫,妻子,老牛,镰刀还有一窝鸡,把一个普通的农家生活写了个活。从头到尾,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画面钻入眼帘,扣动着我的心扉。
读罢,拍案叫好!掩卷沉思,这篇散文之所以有魅力,是作者用神来之笔,刻画出了一幅幅画面,生动跳跃的画面。
磨镰刀,是这么描写的:“藏在岁月深处的镰刀被季节唤醒,在月光下被磨去斑斑锈迹。刺啦刺啦,刀刃紧贴着纹路细腻的石片,在月牙一样的磨石上面荡着秋千,渐渐闪出银色光芒。当月光开始在镰刀上打旋的时候,磨刀声停了。农人用粗壮的大拇指肚在刀刃上轻轻荡着,手上能感到刀锋的寒气,听得到刀刃触摸指纹沟壑的声响。镰刀磨成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拖泥带水。收割庄稼,一下就是一大把。就是伸向天空收割云彩,也是轻轻一挥,就会揽下满怀五彩缤纷。”有声、有形、有色、有想象。
丈夫和老牛,离家去地里干活:“一墙之隔的老牛梦呓般的咀嚼被打断,摆动着尾巴送走悠闲梦境,踱步走进季节的繁忙中。男人腰上插着两把镰刀,身后是老牛健壮的身影,像是要仗剑闯荡江湖。他们同步迈出农家小院,消失在牛铃铛摇曳的清脆中。”
“田地里,男人和牛已经把那块泛着油光的黑泥地犁了一半。老牛不紧不慢,与男人默契,十分娴熟地在这块地上走出一条条笔直的痕迹。他们不是在犁地,是在翻阅大地这本厚重而古老的书籍。”
有过农村生活的人,那个不熟悉这样的场景,想起这样的画面那个不产生无数个遐想来?!
尤其作者在描写女主人操持家务时,画面更是活蹦乱跳:“院子里模糊的轮廓渐次清晰。先是挂在屋檐下的辣椒、黄豆,然后是堆砌的玉米、芝麻。女人推开房门,打着哈欠来到院子中央,扫一眼天空。太阳挣扎着,一点一点地蠕动着,光线从罅缝中迸出。仅扫一眼,女人便知晓今天是个大晴天。她把衣服掖了掖,撸起袖子,忙碌起来。”
“雪白的面团在案板上来回滚动。满身热情顺着胳膊汩汩流进面里。千揉百转之后,放进笼屉,按上锅盖,蒙上湿布,灶膛里塞上两根干硬的松木棒子,火舌一下子就伸了出来。”
“满屋玉米也需要太阳猛晒。女人半蹲着身子,两手轮流捡起玉米,挥臂把他们踯出门。那些玉米棒子撞在地面,尖叫着、蹦跳着,朝远处滚去。也有玉米粒从上面脱落,在院子里打着口哨。很快,院子就变了样,金色一点一点吞噬着冷凝。”
“女人想起锅里的馍馍,急忙起身。还没到厨房,就有一股甜醇的面香迎了过来。掀起锅盖,腾起的水雾一下子把半个身子都罩住了。她揭起一个冒着热气的白馍,在手里左右倒着,朝坐在院子角落的孩子走去。”画面感极强,一下烘托出了农家秋收忙碌而又喜悦的场景。
农家,离不开猪呀狗呀羊呀猫的,作者有舍有取,并没有面面俱到,单表鸡的画面:女人“轻轻一脚就叩开紧闭的鸡笼门。早就欠着颀长脑袋那群生灵争着从笼子里出来,挤在门口谁也不肯让谁。还是那只一身雪白羽毛、顶着红润鸡冠的占得上风,成功突围,趾高气扬地踱着步,一个跃身,飞到院墙上,抖搂着身上的羽毛,引颈放喉。”既反映了农家特色,又拟人化高歌农村新气象,一派繁荣。
文章结尾是女人给丈夫送饭的画面:“太阳已经跃上山头,薄雾慢慢消失,阳光徜徉在这雾霭中,给山岗和大地都披上金霞。晨霭另一头,女人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走来,男人回过头,看着那个身影,扭回头,鞭子在空中扯一个清脆的鞭花,气沉丹田,喊出整个田野里最得意的声音:‘嘚’——”
窥一斑知全貌。短短一篇散文,几组画面串起,栩栩如生,如临其境,把如今农家惬意的生活翻了个底朝天,折射出了改革开放农村一片新天地,新气象!妙!
由于现场目击是以作者的观察视点作为写作的出发点,因此,描写时不强求全面、完整,慎重选择描写的内容,做到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浓墨重彩,写出鲜活的画面,效果不言而喻。
其实文无定法,对于比较常见的情景可能适宜把它写得美一些,出奇一些,而真正奇异诡谲的画面却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白描就够了。在生活中多观察,体会,思考,写字的时候将心底的那一份感觉翻出来,将感觉透过指尖传达于文字,这样画面感往往也就油然而生了。
刻画入微,能让读者眼前自然浮现相应的场景,增加文字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画面感。愿画面感强的佳作像迎春花一样在简书里绽放!
2019.3.26 陇东高原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