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国家的发展规划是方向,方向就意味着数不清的机会,但人类的天性是厌恶风险的,所以会本能的追寻稳定安逸,这样符合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在自己以为的世界、或者是父母、家庭、环境灌输给的理论世界里,比方说外边世界很危险,公务员、央企、国企是铁饭碗,大城市竞争太激烈,所以我们看到大多人实在重复父母的生活理念而已,上学、打工、结婚、生子,这样的生活倒也不是不好,简单纯粹,只不过时代更迭,稳定性下降,风险剧增。
而当政策出现变化时,有聪明才智分析出利好走向的绝对不在少数,但付出行动的却是少之又少,大抵分为两类,一种是已经没有退路,做出改变不会比现在更差的破釜沉舟,伴随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无数财富神话就是此类;另一种是敢于打破舒适圈,突破认知局限,以以外人看来疯狂的决绝投入其中,最后华丽转身,最典型的例子是阿里CFO蔡崇信,更多的人在犹豫、在观望,最终在后悔。
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转为商品经济,只要敢于最先下海的,倒腾啥都能成为万元户,再后来的股市、互联网、外贸,以及延续至今的房产,其实都可以从国家规划中找到明确指引,凡是国家扶持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赚不到钱的,这是最大的东风,有时候钱还赚的太容易了些。
就以百姓话题房产为例,首先转为商品不再是单位分房这事就严重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02年北京从800涨到2000已经让绝大多数人感到不可思议,后来一路飙升不过是不断刷新这些人的认知,而房价现在真的高吗?答案当然是不高了。抱怨房价高的是买不起房的,或者是在拼搏挣钱的年龄奢望买房的,只不过这些人没想过的一个事实是:希望房价高的有产者闷声发财不发言,而这些人是大多数,所以那些说房价高企破坏社会稳定的所谓“经济学家”才是天真的可怜,真要有一天国家强制房价降一半,那才叫动摇社会稳定基础呢,我国民众随国家东风累积财富,既缺乏财商训练,又缺乏投资渠道,房产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国家下一个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激发经济新引擎。
国家经济增长有了保障,民间资本有了去向,自然会有效抑制房价上涨,所以国家鼓励“双创”,又落实政策优惠、基金支持,目的就是充分调动民间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人民智慧,一可以为国家找到方向,而可以引流沉淀资本参与投资,一举数得。
当人们物质生活普遍提升的时候,我们都知道随之而来的是消费升级,再往细说,那一定是舍得为自己和家人下本钱,健康是再自然不过的考虑,所以健康相关的饮食、生活方式都有巨大机会;还有更大的就是精神层面了,物质不缺,精神空虚,而文化相关包括教育可以说是上应国策、下和家事的传世大业;另外就是可以带动世界发展的高科技了,比方说人工智能,不过参与的硬性条件高,可以注重培养下一代,或是投资高科技产业。
这就是我落实产业基金、连接高科技,自己投身文化的全部逻辑,只有顺应发展,才能上下同欲,并以此取胜。
问题在于:聪明的你,做好准备付诸行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