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开四:《东楼赋》根本不存在任何抄袭问题!
偶然在网上看到,有人谓我撰写的《东楼赋》涉嫌抄袭一文。这种说法根本不能成立,道理一说就明白。所谓抄袭是针对他人的作品而言,我的《东楼赋》纯属自成机杼、独立的原创作品。现在的《东楼赋》有数十篇,有心者不妨一一比对,看看有没有抄袭。更何况我这篇也许是最早完成的,想抄袭也不可能嘛。实际上质疑者是拿我早期的作品《玉垒阁赋》说事。我早期固然写过《玉垒阁赋》,但写了就写了,我从来就没有在公开的报刊、包括网上媒体和自媒体发表过此文。根据著作法,即使作者没有发表的作品也同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自己的资料,我用或不用,用多用少,都是自己的权利。同样,我也从来没有授权任何人任何单位在刊物和网上发表我的这篇作品。我的知识产权我做主,干卿底事。网文作者完全不知道以上事实,就率尔操觚,难免不出笑话。至于网上出现的《玉垒阁赋》一文就是典型的侵权行为,连我也是在撰写这一小文上网才知晓的。现在的情况是,侵权者志满意得,被侵权者反而被无端指责成了“抄袭”,岂不荒唐也么哥!
网文还搜集了我碑赋中重复使用过的语汇(包括成语、短语、设问、顶针格等)一一罗列,并谓之为“拙劣的抄袭”。但这也同样不能成立。万流共仰的大文豪苏东坡,其《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诗,风流千古。但你去查一查资料,西湖比西子,在他其他诗歌中也同样乐用,而且这些诗歌同样是黄绢幼妇,外孙虀臼,总不能说这也是“抄袭”吧!文学的七宝楼台拆散就是一地的砖头瓦片。七宝楼台你不去看,专门去捡转头瓦片统计,有意思吗?赋文是一个有机的审美整体,每个语汇在其中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即便是相同的语汇,在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语境中都有不同的蕴含,不能混为一谈。。一个成熟的写作者都有自己的语言谱系,有自己喜欢用的语汇。而且,网文并没有注意到我多次重复使用的语汇,一般都是表现力强,人家用得少的,其中还有属于自己独创的东西,如诗之象与易之象的融合形成文学语言的新构成,只是明珠暗投,别人看不出来而也。当然从严格要求自己,也应尽量减少语词的重复使用。此外,网文作者还提到了写赋不能当作策论来写的观点,有无道理,我也会认真思考。
末了,我还想说文艺批评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风气。批评双方都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人为善,共同探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为文要冷静,多思考,不要呈一时口舌之快,乃至成为骂阵,那就了无意思了。
何开四撰于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