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文化振兴,提升乡亲们的文化获得感
熙熙攘攘的乡村集市里,乡亲们携幼伴老来赶集,“赶”出一种热闹欢腾;锣鼓喧天的老街戏台上,演员们婉转吟唱好戏连连,“唱”出一腔乡土情怀;觥筹交错的长桌宴席间,亲朋们欢聚一堂共享佳肴,“品”出一味烟火家常。节日期间,各种形式的乡村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唤起人们的乡土乡情。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断增加,但高水平、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供给仍相对缺乏。近年来,全县各乡镇在繁荣乡村文化生活上持续发力,都以高品质文化产品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升乡亲们的文化获得感。随着全县各种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不断完善,为村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也让乡土乡情有了更多切实可感的安放空间。
当前,农村群众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品位不断提升。有效解决乡村文化供给“好不好”“准不准”的问题,要进一步挖掘文化特色,注入饱含乡土味的精神文化养分,在引发共鸣和共情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通过文化惠民,将精神食粮送到田间地头,还是鼓励创新,挖掘乡土文化的发展潜力,都有助于丰富乡村高品质文化供给。放眼未来,要持续提升软件硬件、创新内容形式,更好回应广大人民群众饱满的文化热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