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仪式感的坚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发现自己是个很注重仪式感的人:喝咖啡要仪式感,睡个午觉要仪式感,抄经要仪式感……仪式无处不在,难怪朋友说以前的我更是一副拿着、端着的样子,当时我不能领会,端着什么呢?现在忽然明白,放不下的就是那些仪式感。其实现在依然如此,不过可能显化得没有以前那么严重了吧。

仪式感对我而言是一份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对对方的尊重,哪怕这“对方”是咖啡、杯碟、床铺、枕头,还是一篇经文,其实这些都是载体,它们承载的是一种精神,这精神透露着“我很在乎你”的讯息,在乎就代表着份量,意味着它们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今天想要做的事情一直交叉反复地出现在脑海里,比如擦地板,地板不见得有多脏,也不见得非得今天擦干净不可,但是一想到我要把禅垫铺在地上然后在上面打坐,我就需要把地板擦干净。仔细想想,这不也是生起分别心的结果么?然而,无论万事万物的本质是什么,在世间的事物、规则、规律是需要去遵守的。自在的生活是身心合一的生活,不是身、心、灵分裂、各不相顾的结果。

再次想起要写书这件事情,这可是我的“遗愿清单”上的项目之一呢。一直没有动笔,也没有思路该写些什么,表面上看起来漫不经心,实际上还是有些焦灼。

从这个波符开始我要觉知自己如何睡着又如何醒来的,到目前为止完成的不是很如意。有时候会忘记,有时候似乎没什么好写的,有时候睡着后醒来前都是梦,有时候什么都不记得。唯有继续,不带着任何期待地觉知下去,看看会走到哪里吧。

这个波符还有一个功课是观生死,早晨起床时观照自己正处于中阴身状态,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感觉看看自己还有什么未尽事宜,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人或事。这种状态对现阶段的我来说很难进去,很难进入那种飘渺的虚幻世界,那是因为我把周围的一切看得太实在了,这才是最要命的。我称那个虚幻世界为“眼见身不见”,也许连“眼见”都称不上,应该是“识见身不见”吧。我需要雪漠老师的那本《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来作为指导书籍,等有了进一步的感悟,我会记录下来。

电影《大唐玄奘》

生命就是存在,存在就是经历。经历终有一天会随着这个肉身而烟消云散,但是经历中产生的善念、恶念会留存在阿赖耶识里,它们随业力流转而影响着下一世的生命。这不就是轮回吗?

假设我现在中阴身的状态,那么除了看见自己想做什么但已经来不及做的事情外,是否意味着我还有最后的机会在没有投胎下一世之前,还有能力净化藏在阿赖耶识里的种子以改变对后来命运的影响?观想生死最大的好处是把握当下,珍惜此生为人的机会完成心愿,比如实现利益众生的使命等等。如果往生之前做到了或者正在做着心愿单上的那些事情,那么即使在中阴身阶段也该心安吧!现在的我不仅无法心安,而且一想到那张清单就心虚、心慌,说明有太多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做,说明我只是给自己开了一个空头支票,说明我此生枉来。

认真对待我想要做的每一件事情,也许它们的出现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也许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只有到后面才能了然。就像我与一位朋友的缘分,她现在所做的一个决定与我有关,而我们之间的能量的流动要追溯到几年前。试想,几年前的我们有会怎知这股能量流向何处呢?当下同理。认真对待每一个看上去很偶然的机缘,时间到的时候自然会看见偶然背后的必然。

最近明显进入了与自己对话、较量的汛潮期,让内在涌动的能量来得更猛烈些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应春莺歌,却来纷纷雪,春江寒鸭冷瑟瑟; 迎春花刚露,小草嫩芽出,大地却把棉被铺!皆因倒春寒惹的祸
    佛与素阅读 189评论 1 1
  • 我不喜欢恐怖片,却无法拒绝蒂姆波顿,比如现在正在上映的这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延续了这位鬼才导演一直以来的电影风...
    彼得猫乌金阅读 358评论 2 52
  • 妈妈一直催我考研考研,然而我的内心是不排斥,觉得以前都读了那么多书怎么后面还要读书。其实长这么大很多道理都懂,但...
    把梨东篱下阅读 290评论 0 0
  • 一切都会终将过去 开心的,忧伤的,喜悦的,厌恶的... 时间都会将一切冲走, 留下的只有淡淡的痕迹…… 生活 就是...
    得闲boring中阅读 1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