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年才发现,老公是个很敏感的人,长久的共同生活,本来以为对对方已经了解得透透的了,其实只是自以为,人还是非常复杂幽深的,或者说,自己还是很容易忽视熟悉。
给人贴标签是一个简单的方式,当判断做出,标签贴上,我们对一个人的预期就此固定,无论他满不满足这个标签的定义,但是在我们的大脑处理器里,已经给他做了分类,和应对的模式。
我给老公的标签是:执行力强、周到、值得信任。
人到中年,相处得久了,沟通的方式基本都集中在事情上,在哪吃饭,哪天要赴宴,家里要添置个什么,哪里需要修补一下。关乎个人情绪和感受却很少聊起,似乎两个人都已经不再有这样的需要,有感受的时候,自然会找朋友倾诉。
第一次发现老公敏感,是出门旅游给他买了一个小小的纪念品,真是小得不能再小,钥匙扣好像是。平时没有给他送礼的习惯,好像默认在我们的关系中,是不需要用礼物来表达或维系的。
回家后给到他,他也没有任何喜欢或开心的表情,随手放在桌子上。一连好几天就这么放着,周末我打扫卫生,顺手就给收拾到柜子里,他一回家就问我,那个钥匙扣怎么不见了?我说觉得你也不喜欢就收起来了。他要我马上还给他,自己收着了。
当时还有点吃惊,原来他很在意这个小小的礼物,虽然看起来是漫不经心地放着,其实对于东西在不在,心里是有数的。我才意识到,他也是喜欢礼物的,就算再小的礼物,也没有被忽略。
昨天第二次发现他的敏感,是他在家发牢骚,说我母亲的问题。我维护了母亲几句,还指责他情绪不稳定,他一下子失控了,说:我发现你真的和你爸妈、儿子是一家人,和我好像不是一家人。他们有任何情绪,你都能理解,都能包容,我有情绪,你就只会要求我稳定。
我马上说:你干嘛要和老人孩子比?老人在一天天衰老,孩子的阅历有你多吗?你是成熟的中年人,对你肯定不会像对他们一样的要求。
大概争了几句就都不说话了,但是我意识到,老公也是一个需要理解、需要包容、需要体谅的人,即使是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了,还仍然敏感。
把人当人,就是要不断觉察到一个人的真实,他的过去不代表现在,曾经不代表此时,对人本身的一切保持全然的开放,不以标签来判断他人,不以期待来要求他人,爱其如是。
对一个朝夕相处多年的人,尚且无法深入了解,何况对于其他人。想想曾经说过自己已经看透了人性这种话,真是完全没有意识到当初的自己有多傲慢,和无知。
或者,我不仅仅是不了解身边人,甚至对自己也没有那么了解。只是太轻易的给自我和他人贴标签,才有了自以为了解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