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孙悟空不叫“孙武空”呢?这个名字既好听,还很搭配他武功极高,靠一根铁棒就可以斩妖除魔,为什么菩提祖师给他起了孙悟空这个名字呢?
因为,孙悟空甘愿做和尚,做出家人,他要去觉悟,醒悟,上西天去取经,而不是在他的花果山过着逍遥日子。
我们先来简单分析一下他的性格。
孙悟空,大家都知道,他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叫他齐天大圣没毛病。可是他这个“悟”字,为什么会叫到他头上呢?这要数菩提祖师的功劳。
这个字代表觉悟,醒悟,让他了解一个出家人的真谛。
在我看来,菩提祖师很会思考,觉得悟空会悟到他需要悟到的一切,把道教中的12个字中的“悟”送给了悟空。
我们接着往下看:
孙悟空有着非常牛的技能,七十二变呀,火眼金睛呀等等,但是,这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耍出来的吗?甚至是不到一天就可以吹出来的吗?当然不是!他如果没有那颗充满意志力的心,早就被烧成灰烬了。那一颗意志力的心,就像一只被秃鹰们狠啄的一只鸽子的心一样,这让他变得浑身坚硬,他练就了火眼金睛。
为什么他没有选择三十六变,而选择了挑战更高级的七十二变呢?就是因为他有着一颗上进的心,日日夜夜,不是飞举腾云,就是筋斗云,不是筋斗云就是七十二变,这个需要日日夜夜不断操练,不断努力。还立下了许多大功,火眼金睛识破白骨精;智斗红孩儿救下师父;大闹黑风山夺回袈裟...
而且,他还有一点是我们非常需要学习的——积极。
花果山瀑布,简直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象。
波涛汹涌的瀑布,那么多猴子中,几乎没有一只敢进去的,怕会被瀑布冲进大河塘。唯独美猴王站出来,毫不犹豫的说“我进去!”,说明他有勇于挑战,非常的积极。
不过他有什么缺点呢?
他很狂妄自大,就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他见到了也就唱个喏,其他的根本都不放在眼里。
而且,他很急躁。多数时候不会静下来好好去思考问题,举个例子:
唐三藏刚收了悟空这个徒弟,两人踏上取经之路,六个“贼”来了,行者把他们打的一塌糊涂,三藏批评了他以后,他没有耐心接受,就转身回到天宫。
如果他真的悟到了的话,他一定会去反思为什么师傅会去批评他的行为,而不是很不高兴的转身就回天宫。
这个例子又证明了一点:他经不起批评。
书中就有一句原话: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
《纪昌学射》里面的主人公纪昌,经过飞卫的精细点拨,再加上他日日夜夜的苦苦操练,成为了射箭能手。
其中有一次,飞卫让他练眼力,两年以后,纪昌的眼睛达到了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也不会眨眼的地步。就去找飞卫,飞卫说还不够格,纪昌却并没有非常生气,觉得师傅不对,反而是继续努力的去操练。所以我觉得悟空这一点需要向纪昌学习。
虽然孙悟空是虚构的,但是他的精神却是我们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