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陶白白前妻的小作文,脑子里突然又蹦出了伊能静的这句话。
初次看到时,大受震撼!文字的表达怎么可以这么精准!
网上逛了一圈,才发现与这句话发生共鸣的大多是女生。
男生,似乎很难与它共振,不少人甚至觉得这话透着点“矫情之态”。
有时候我总在思考🤔,男性的钝感力是不是普遍更强一些?而女性,往往情感更敏锐,更细腻。
看了很多书,我总体得到一个印象:女性作家似乎更容易写出那种戳中人心的细腻文字。
当然,男性作家也有例外,比如胡安焉。读他的文字时,我就忍不住感慨:一个男人的内心,怎么可以如此敏感,如此细腻?
“他只是爱我,并不理会我灵魂的出口”——说真的,如果不谈恋爱,我大概也不会与这句话产生共鸣。
我很反感一句话:“结婚就是搭伙过日子,老公就是你的养娃合伙人。”它给我的感觉,是把婚姻简化成了一种“能够共赢的商业合作”。
可我觉得,亲密关系不该只是商业合作,尤其是夫妻关系——这恐怕是所有亲密关系里维系最久的了。
老公,理论上应该是所有亲人里与你共度时光最长的人。这个角色,真的只配做“合伙人”吗?
徐志摩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吾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灵魂伴侣这玩意儿,如今在我看来,简直比中彩票还难!
夫妻之间,除了合伙人关系,我更看重灵魂的契合。精神层面上能互为灵魂出口,才可能幸福携手一生。
环顾周围人的婚姻,我不禁想🤔:是不是只有受教育程度高了,才会对伴侣的灵魂有要求?因为受过教育,精神世界往往更丰富,自然更需要那个“出口”。
观察我表姐、我妈、我奶奶的婚姻,她们的痛点似乎更在于身体上的辛苦需要分担,而精神上的痛苦几乎不存在——她们的灵魂似乎也不需要出口。有意思的是,恰恰是这种状态,让她们的婚姻显得更和谐、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