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奇妙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所以规划了也没用。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是庄子的原话。
翻译过来就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的海洋浩瀚无穷,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谁就会遭遇危险,那是找死!
而我要说,人生的美妙就在于命运无常中的一个个偶然的凑巧。凡是那些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地说“人生可以规划”的人,全都是危险分子,他们都在“烟囱上招手”,把你“往黑道里指!”
我的老师给我讲庄子的那句话,只讲了前半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而且告诉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知识海洋中去,这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至于庄子说的“殆矣”,他却绝口不提。这可以说是老师善意而为的断章取义。
因为,但凡是听老师话好好读书的人,都一定会去读《庄子》,读到庄子原话的后半句,那是迟早的事。如果你没读到,只能怪自己没听老师的话,没认真读书,所谓“行有不达,皆反求诸己!”
可是,那些到处宣扬人生可以规划的人,却不在“善意而为”的行列。因为,他也知道“世界上找不出两片相同的树叶”,“没有人可以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们也会认可沈从文先生说的“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甚至他的QQ签名是“富贵穷通皆有定!”到现在也没肯换掉,就深情地对你说:“来,咱们聊一聊人生规划!”
这个“他”,其实就是“我”。
我为了上好人生规划课,每次都给学生讲王阳明的故事。
王阳明的父亲是状元,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当状元。有一次他问王阳明:“孩子,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王阳明经过深思熟虑后郑重其事地告诉父亲:“我想当圣人。”
王阳明的父亲被气得当场发飙,一点也不顾及读书人的斯文。
然而王阳明格竹后,质疑朱子“存天理,灭人欲”之说;龙场悟道后,创立“心学”,弟子遍天下;灭匪患,平叛乱,“知行合一”,立德、立言、立功,终于封圣,得享宗庙。
由此可见,人生可以规划。
其实,我知道自己也是在善意地欺骗,王阳明的人生规划完美实现,归根结底也只是一个美妙的的巧合,偶然而已。
诗仙李白,年轻时不愿参加科举考试,立志要由“布衣而卿相”,他用十年的光阴赢得诗名满天下,唐玄宗诏他入朝。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他“仰天大笑出门去”,以为从此便可“立登要路津”。
李白的理想很丰满,“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然而现实却很骨感,唐玄宗叫他写“云想衣裳花想容”一类的诗,再让李龟年谱曲,方便玄宗与环儿唱歌跳舞。
乍见之欢过后,唐玄宗对天才的李白也久处而生厌,最终将他“赐金还乡”。
李白的人生规划是为“卿相”,帮助皇帝治理天下,可最后他只能无奈地成为一个诗人,即使被奉为诗仙,这仍不是李白想要的人生。
除过李白,还有杜甫。
诗圣杜甫晚年的诗里感叹“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他的痛苦也和李白如出一辙。
实际上,关于人生规划,圣人早就看透了,根本不可能左右人生。
孔子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庄子曰:“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
对于人生,孔子、庄子他们一致认为“知其不可。”只不过,在不能左右人生的现实面前,孔子选择了规划生活,庄子则选择了自由生活。
是的,这就清楚了。
人生是没法规划的,所有宣称规划了人生的人,其实只是安排了现实生活,是混淆了人生和生活的概念。
王国维总结的人生三重境界,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找到了人生目标,接着做好了人生规划,并孜孜以求,最后才发现我们的最初目标和最后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相去甚远。
王国维仍然在告诫我们:认真对待生活就可以了,别老想着规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