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喷嚏震响了屋子,把自己下了一跳。寒气逼人,静坐着越发冷,披了件冬天的大衣也没有捂热手心。明安赶火车去了,我坐在屋子里发了一会儿傻,兀兀地,感到世界真是无比得静,静得寂寥。
电视剧《上海往事》还没追完,但是我也不急,慢慢看吧,一下子看完了就更惆怅了。有些书,有些电视剧,要慢慢看,慢慢品,你才知道它的好处。一般看电视剧,我是没有多大耐心的,大部分电视剧都是看开头时无比地期待,看到第三四集就按捺不住了,跳着看第十集、第二十集,然后就是最后的大结局。若看了大结局还有几分兴致就从中再挑着看两集,这样看电视剧轻松,不用为男女主角牵肠挂肚,反正你大结局都看了嘛。
“你呀,看电视也没个耐心。”明安前段时间和我一起追《琅琊榜》时对我这种跳着看的方式表示不满。
“反正故事情节能猜个十之八九就够了,何必太认真。”我反驳说。因此,能够从头看到尾,一集也不落下的电视剧,到我这里就很少了。看过完整的电视剧中也有几部,比如《新白娘子传奇》《红楼梦》《人间四月天》《倾城之恋》。关于《上海往事》,虽然知道故事内容,但还是想看,一集不落地看,因为喜欢张爱玲。
张爱玲的魔力实在大,从《沉香屑》《半生缘》《金锁记》再到《红玫瑰与白玫瑰》《封锁》《倾城之恋》,每一篇都是惊诧,她不写英雄,写的都是普通的男男女女。她写出人性的恶,情有可原的恶;写出美与悲凉,绝望的美,透心凉的悲。如果林黛玉从书上走下来,到了民国或是当代,至少也是个张爱玲样的人物,可以靠一支笔吃饭,不必再寄人篱下了。
《金锁记》里七巧她妈临死前叮嘱七巧说:“女儿呀,咱们做女人的在这世上可不能两手空空,一只手要抓住心爱男人的心,另一只手要抓住过日子的钱。”七巧牢记她母亲的话,她抓住了三少爷季泽的心,但只有嫁给软骨病二少爷仲泽的命,早早就守了寡。那只本要抓住心爱男人的手空了之后,她就拼命地用双手抓住过日子的钱,钱迷了她的眼,她戴上了金的枷锁。
人人都爱钱的,但是没几个人能像张爱玲那样说得那么直接明了,她说:“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小时候,她家里富足,父母疼爱,过着锦衣玉食的大小姐生活。后来家庭败落,父亲娶了北洋新政府总理孙宝琦的女儿后,她这个后妈就没有给过她好脸色。她的继母不愿给她做新衣服,就让她穿继母的旧衣裳,张爱玲的少女时代就是穿着继母的旧衣裳过来的。后来逃离了张家,到姑姑的公寓去住,也愈发知道了没有钱的难处。所以,她格外知道钱的好处。成名之后,对衣服,她是从来不委屈自己的,并且要独树一帜。
张爱玲喜欢钱,但她的钱都是自己熬夜写作换来的,她不依赖男人。她的母亲是新式的女子,从小教她自立的道理。她的母亲看不惯她的父亲抽鸦片养小妾,和他的父亲闹离婚,但他的父亲不同意,母亲便和张爱玲的姑姑一起去英国留学了。她的母亲在她的眼中是个仙女,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仙女。她的母亲把她送进学校,待她长大后,后来又想让她去英国留学,虽由于二战的缘故未实现,但她自立的思想却根深蒂固了。
张爱玲的姿态高,高到胡兰成仰望的境地。她对于胡兰成来说,是天空皓月,但张爱玲却认为自己见到胡兰成低后低到尘埃,在尘埃里开出花来。胡兰成的出现让张爱玲以为找到了知己,就这样她在青春的年华里迅速开放,既得了爱情,又出了名,她想要的比林语堂还出风头,她也得到了。那段时光正是她最得意最美好的岁月。但胡兰成的多情却害了张爱玲的痴情,多情成了无情,爱情转眼就凋零,张爱玲的青春也骤然凋零。
夜里一个人坐着,想着这些,不知不觉夜就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