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自己想要的,那就知道别人也想要。恕,是自己不想要的,就知道别人也不想要,就不要加之于人。所以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就是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
简单吧?太简单了。但是,你要知行合一,在每一件事上去践行,就会发现要做到非常的难,如果你信奉这一条,就一辈子去做。
曾子不是说日三省吾身吗,每天你复盘一下这一天的事,有没有违背忠恕之道,就会惊出一身汗来,违背太多次了!不停的在犯错,在伤害他人,能这样自省检查自己,就是“克己复礼”了。
《论语》里有一个人,孔子的朋友,卫国的蘧伯玉,论语里说他:“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五十岁的时候,过去四十九年犯过什么错全知道!他派一个使者去见孔子,孔子问:“你们家主人在家干什么呢?”使者回答说:“在家想自己犯了什么错。”孔子赞叹说:“你这个使者!你这个使者!真是了解你的主人啊。”一天深夜,卫灵公和夫人南子在宫里休息了,听见远远传来马车的声音,然后声音没有了,然后又听见马车声远去了。南子说:“一定是蘧伯玉从宫门口经过。”卫灵公问:“你怎么知道?”南子说:“因为只有蘧伯玉,才会在深夜无人看见的时候,也规规矩矩在经过国君宫门时下车步行。”卫灵公说:“不可能给你猜得这么这么准,我就跟你赌,不是蘧伯玉。”南子马上起身行礼:“那就恭喜国君,卫国有两位贤大臣了。”第二天一问,果然是蘧伯玉。
孔子都是讲简单的事,不语怪力乱神,也不怎么讲高深哲学的性、命、理、心等等,理学、心学,那都是宋朝的事了。孔子讲的,就是日用常行,应事接物待人的简单道理。还有呢,就是领导力。
儒家之学,是君子之学。而儒家的君子,有两层含义,一是道德君子,二是在上位的领导者。主要是对领导者的道德和行为准则要求。这是我学习的角度。
接着说说孟子。
孟子的思想,开篇就是义利之辨。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问:“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您一定能给我的国家带来很大利益吧?”
孟子一句话就顶回去了:“大王何必说利益,我这里只有仁义而已!您也只需要仁义,不需要利益。如果大王说‘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也会说‘怎样才对我的家族有利?’一般士子老百姓也会说‘怎样对我自身有利?’上上下下,你想从我这儿取利,我想从你那儿取利,那国家就危险了。
“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杀掉国君的,必然是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小国,杀掉国君的,必然是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那大夫就有一千辆;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那大夫就有一百辆;这都不算少了吧!但如果先利后义,那大夫不把国君的产业全夺去,他是不会满足的!
“从来没有仁者遗弃他的父母的,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却对他的君主怠慢的。大王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要讲利益呢!”
孟子讲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非常清楚。你琢磨别人的利,你手下的人也琢磨你的利,你就拥有一个利欲熏心的团队。你对别人仁义呢,你的人也对你仁义,相互仁义,你就拥有一个仁义的团队。
一般人理解不了义利之辨,因为他不能理解,人怎么不要利呢?当然是要利了!至于义,合乎利就要,不合乎利就放弃。
这个思想错在哪里?错在看问题的角度,把要义还是要利,从结果来看,结果导向。他就没有多想一下,你要利,就能得到利吗?如果要利就能得到利,那也太容易了吧?孟子的角度,就是告诉你,如果你一心取利,就会祸起萧墙。
《论语季氏篇》里讲,季孙氏图谋要攻打颛臾(zhuan’yu),冉有和季路来告诉老师。孔子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他想得到颛臾城,找个理由说颛臾对他有威胁,担心颛臾以后会对他不利,我看他要担心的,不是颛臾,而是他自己的那些所谓心腹!后来呢,果然被孔子说中,季孙氏家臣阳虎作乱,胁迫季孙氏,攫取了鲁国摄政权力。当然,阳虎的权势也没能保持下去,他很快也倒台流亡了。
季孙氏权势很大,成天跟阳虎等一帮家臣研究怎么篡君夺权。阳虎每天开完会回家呢,也跟他的家臣接着开会,研究怎么篡夺季孙氏。
这就是义利之辨。
理解不了义利之辨的人,也理解不了“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也是孟子的思想,叫“勿忘勿助”。明天接着谈勿忘勿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