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乐制度的渊源及意义:
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到周代的礼乐制度。周武王灭商后,曾大规模实行分封制,将功臣、王族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封建统治秩序。礼乐制度是维系奴隶社会等级观念的规范,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沿地位的重要手段,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礼乐制度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俗,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对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过程中产生了对鬼魂、祖宗和氏族英雄的敬畏和尊奉的一种礼俗。这种礼俗融入民族习惯当中,建立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原始的伦理道德观念。到阶级社会后,人们将这种礼俗制度化,并在礼俗内容中增加了尊卑、上下、雅俗、左右的等级内容和阶级内容。其功能是调节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神神的矛盾和冲突。在古人看来,人与动物的不同就是因为懂得礼。礼与法有点相似,但又不同,法是强硬的、缺少人情味的,而礼则是有温情的,是与道德、教养相联系的。在法的面前,人考虑的是敢不敢那样做;在礼的面前,人考虑的是应该不应该那样做。“乐”是指音乐。“礼”负责规范人的行为, “乐”则负责调和人的性情,人的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通过乐来表达,同时也可以在乐声中化解。“礼乐”的目的在于教化,诱导人向善,让社会处于平和的状态中。礼乐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以礼制乐,以乐辅礼的政治形式。
孔夫子一生奔波,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礼乐制度”的实现。
八佾篇(其一)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训诂:
注: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当时为季平子。
2、八佾:佾,古代乐舞的行列,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 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译:季孙氏在他的家庙的亭中使用了周天子八八六十四人的舞蹈行列,孔子说:“这等事,他都忍心做,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呀!”,
义理:
季氏八佾舞於庭,上僭天子,近蔑其君,此事尚忍,将何事不能忍呢?此指斥责季氏。
孔子重言礼,礼必有上下之分,遂若孔子存心袒护当时之在上者。其实不然。礼本于人心之仁,非符合礼节之事,皆从人心之不仁而来。心有不仁,可以破坏人群一切相处之常道。故孔子之维护于礼,而不为上者之权位。
八佾篇(其二)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训诂:
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
穆穆:庄严肃穆。
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
鲁国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举行家祭,祭毕撤撰之时,命乐工唱雍之诗。先生说:“雍诗中说,四方诸侯都来助祭,主祭的是天子,他的面容慈祥而恭敬,幽深而玄远。这在三家堂上唱来,有何意义呀?
义理:
这两章皆孔子深斥当时鲁国三家僭越君权,用礼不当。
性命:
中国自古以来被誉为礼仪之邦。那么,周礼于今有何意义?其实,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他还是到处可见,小到尊老爱幼,礼待他人,以及各种节日里我们的风俗习惯(重阳、清明),大到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无不是周礼的延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社会更加推崇自由,但所有的法制都是建立在规则(礼)的基础之上。
八佾篇(其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训诂:
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译:
先生说:“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呀!人心若没有了仁,把乐来如何运用呀?”
义理:
本章说的是,所有外在形式的礼乐,都应该以内在心理情感作为真正的凭依。否则,只是空壳和仪表而已。仁乃人与人之间真情厚意。由此而求表达,于是有礼乐。若人心中没有这一番真情厚意,则礼乐无可用。礼乐必依凭于器与动作,此皆表达在外者。人心之仁,则蕴含在內。若无內心之仁,礼乐都将失其意义。但无礼乐之表达,则人心之仁也无落实之地。故仁与礼,一內一外,若相反而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