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四
有个姓李的年轻人丢了铁饭碗,就领着一伙人找吃的找喝的以活下来。不承想,把误杀袁崇焕的崇祯皇帝活活逼得自焚。还把上疏撤驿站的已定住在毛铺的毛御史的后代,吓得四散逃跑。
但“毛铺”终是留下来了。我想:是因为各路商贾四方旅客已经熟络这个四通八达,但又山清水秀的地方吧。
毛铺无一家姓毛,彭姓居多。彭氏家族一代代也传播着毛御史创毛铺的故事。这不,我们就是毛铺人彭东海先生引领过来的。
李自成只是一小引,乘车拐一弯道 ,竟然发现红绿黄三色的运动场。再细看,一大石头上赫然写着“汉潢古道”。
我大叫:是苏轼走过的汉潢古道吗?走过这官道到黄州,他就是苏东坡了。”
一行人都笑起来。许记者拿着相机对着我:“留下影像资料,告诉苏轼,你来过。”
是啊,我来过。
前几次它淹没杂草丛林中,我这个地形盲怎么会识别出来?
而现在,这条据说你车碾过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我似乎能看到你和长子苏迈急慌慌身影——除夕死里逃生,初一马上启程赶往黄州。
你走此道也是衰草连天,但一夜东风敲开了梅花,于是便有了你的“梅花送”“清溪曲”:
其一
春来幽谷水潺潺,
的皪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
半随飞雪渡关山。
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
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
不辞相送到黄州。
就是这仅容一辇通过石头铺就的道,走出来一个聚农人、诗人、隐士于一体的你——苏东坡:劳作、喝酒、吟诗、悟道。可以“拄杖敲门看修竹”,也可“自种黄桑三百尺”,当然经常“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我常常心痛年少成名的你经受如此多的无妄之灾。
又不得不承认没有走过这段路,你可能一直在庙堂之上。那么赤壁、东坡肉、岭南荔枝还有海南生蚝是不是就没有这样鲜活呢?
青砖瓦房,石条木柱,都被岁月雕琢。徜徉其间,我们时而年幼,时而无知,时而被拽到过去 ,时而又笑侃现在……
在时间的长河里,似乎只有文字是永生的王。一笔一划喜怒哀乐,横撇竖直起伏人生。
那个因文字誉满京城的你,那个因文字差点丢掉性命的你,那个因文字留存万世的你,从这里走过。从此,宦海沉浮,百转千回。
汉潢古道承载输送了多少人,可几人能做苏东坡?
这是文字的叙说,也是毛铺古村落的意义。
今天是你的生辰,腊月十九,巧合、机缘还是生生不息如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