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发生了一件事,对我触动非常大,今天也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和启发。
是个什么事儿呢,最近去见了一个老同学,和她的老公,她老公是我之前的同事,所以大家都比较熟,他们最近遇到点烦心事儿,前段时间怀孕了,但是没保住。心情非常郁闷,我就过去陪他们聊聊天,舒缓一下心情。期间我给他们讲了两个小故事,感觉对她们帮助还挺大。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大家身边朋友也有类似的烦恼,也可以分享出去。
️第一个故事,我想借用电影侏罗纪公园里的一句话:生命会自寻出路。其实你想,好不容易怀个孕,最后还没保住,放在谁身上谁都挺郁闷。但你换个思维想一想,就打有生命起,进化延续了这么多年,无数的大灾大难都遇过,各种大灭绝都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但生命依然走到了现在,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总会想办法活下来的,这是生命的自我保护机制。遇到危险它会尽己所能自救,因为它等不了,如果等你自己的意识去反应,黄瓜菜都凉了。危险来了,你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可能把事儿都办完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手被针扎了一下,你会立即缩回来,没有人会在那扎着,先思考:这个东西疼不疼,能不能流血,会不会威胁生命,我到底是缩回来还是不缩回来,没有人会傻到这种地步。另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感冒、嗓子发炎,大家都经历过。其实当你感觉到难受时,病毒在你体内已经折腾好几天了。此刻你的身体已经做出了重大牺牲,细胞会成片的死亡,但这种死亡不是病毒直接攻击的,而是你的身体下的指令,因为大部分的病毒是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体内的,死细胞它进去了自己也活不了,就算能活下来,也扩散不了。所以身体就实行了“三光”政策,让病毒周围的细胞全部自我牺牲,死了那么多细胞你的身体自然非常难受。包括高烧,其实是用高温在杀毒。至于高温能不能杀死病毒,那就不好说了。但至少它已经启动防御机制。
一个小小的感冒,你的身体都这么激动,更何况是死亡呢?死亡对任何生命绝对都是一件大事,我们人类最追求仪式感了,更是把去世都叫白喜事,所以不管是我们本身的生命还是孕育的新生命。身体会比你自己都要重视。
但最后为什么落了个坏结果呢?象棋中有一个战术名词叫弃车保帅。因为身体已经判定这个新生命已经产生什么缺陷,或者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已经承受不了这个新生命。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放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身体自作主张,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你的身体应该向你道歉,所以你这样想想就会瞬间舒缓很多,这是第一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主旨跟第一个差不多,其实都是希望大家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大家如果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其中有一个章节,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末期,黄河决堤泛滥。对于这件事儿,朝廷上的大臣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主张赶紧修堤筑坝,另一派主张不修。如果把这个事儿放到现在,你会觉得这不是都是神经病么:黄河决口了还不赶紧救灾,还等啥呢?但如果在当时的场景环境下,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烧香的未必是善人,挽手的未必是恋人。主张休的不一定是忠臣,主张不修的不一定是奸臣。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元朝作为一个统治政权,已经是行将就木,大厦将倾。朝廷之上可以说是乌烟瘴气,文官爱财,武将怕死,强者惶然叫嚣,弱者随声附和,用诸葛亮的经典台词来说: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可谓是君子道消,小人得志。总之一句话:朝廷的团队氛围是相当的差啊!所以赈灾款发下去,经过层层盘剥,到老百姓手里也就所剩无几了。
所以很多时候你单独把一个事件拿出来看,会给你造成很多的困惑。累死也搞不明白,上面就是我想分享的两个小故事,希望对大家也能有启发,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能够另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