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蹲在马桶上,突然对爸爸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有两个人,在距离贝利同样远的地方,一个人手里拿着零食,但是不说话,另一个人没有拿零食,但是允许说话来呼唤贝利。那么,最终贝利会走向哪一方呢?
爸爸首先引导孩子,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小狗对人的感情和对零食的诱惑,哪个因素更重要。因此需要分析这两个人与贝利的感情远近。
儿子又增加问题的条件,假如这两个人都是我自己呢?
爸爸分析道,如果是这样,这两个人与贝利的感情都很深,对贝利来讲,事实上面临两难选择。这种情况下,贝利的对主人的感情占主要因素,零食的诱惑是次要的。因此,爸爸认为,贝利最终会选择呼唤他的那个主人。
看着仍然蹲在马桶上的小新,爸爸想起了道德经里面“有生于无”的重要哲学观念。小新在没有外在刺激的情况下,自己凭空想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回答一个问题,并不算什么。提出一个别人从来没有提出的好问题,那才是更重要的。
今天这个问题,有点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小新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他的认知增长到了一定程度。思考问题不再是单一的纬度,而是开始考虑比较复杂、多重因素的问题模型。
爸爸进一步想到,苏格拉底提倡启发式教育,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灌输的,而是本来就存在于他自己的大脑之中。今后还是应当通过启发式的引导,来唤醒孩子自己内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