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些行为本身当然是有错处的。
首先是消费自己的工作单位。
但现在为了在自媒体行业造人设,xx大学的博硕生遍地。粉丝经济当道,尽心设计定位、风格和内容输出,靶向狙击更多读者,吸引更多关注度和阅读量。
个人简介就如同在准粉丝面前应聘。为提高自身逼格、形象、话语权重,没有其他行业领域的建树,消费母校名头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的行业现状。
这很常见,似乎无可厚非。但她身为xx大学教授,还以此作为宣传点。似乎会造成某种误导性强的心智联想——她的个人观点代表的是她工作单位的意见。
其次,视频自媒体节目本身的传播量级就大于图文形式的推送。在全民热捧的阶段发出相对激烈的反对的声音,本身就有相应的风险。
无论做这期节目的初衷和定位是什么,在这种情势下都有碰瓷、想红之嫌。
无论你的立意是否准确,内容、观点、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节目一旦上传推送给公众,就意味着有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风险,就同时面临着有心人恶意解读和闻风而动的公众的愤怒。
这时一定提前做好相应的防风险举措、准备好相应的危机公关通稿。(十有八九会被网暴、全网黑到道歉删视频的)
最后,一旦要推送给公众,脑子里有根弦就要绷紧。相应的内容要推送给合适的对象。
该视频节目的言论放在观影热潮的现象研究、影片分析的论文里作学术研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那些典型的采用的精神分析法解读文学影视作品得出的论点,仅在学术圈内部传阅。全文都是正常操作、常规个人解析、无可厚非。
可放在一个面向普罗大众的自媒体网络综艺里,在对方风头正劲炙手可热之时提出站在“网络正义”反面的观点,反驳或者挑战主流观点,定然会有强烈的反噬。
且不说精神分析法本身对很多民众而言,已经是惊世骇俗(咳咳,伤风败俗)的了。
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更是不得了了。
因为往往通过这种方法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被分析的人物往往都会有一些名头,嗯,比较冒犯大众神经的那类“稀奇古怪”的精神疾病。
精神分析法的运用本身可能会犯一重众怒,再加上风口浪尖唱衰“人心所向”的作品,就很可能要面对怒海波涛的腥风血雨。
人怂志短,先行狗头保命。
时隔一年才敢开口谈谈这部现象级电影。当年爆红是非多。
虽说“影评”在诞生之初就带有资本运作的痕迹。且院线电影毕竟是商品,能推送到公众眼前都是真金白银撒出去的效果。
“粉丝经济”浪潮已经蔓延至互联网各个角落。产品宣发一定要由粉丝众多的“流量”扛起,靶向狙击特定人群,营造商品口碑,再由口碑辐射带动,引圈外人入局,则声势大成。
个人英雄流水线电影,宣发打国强民富牌。狙击的粉丝量级已然不同,后来甚至由此衍生了“爱国经济”。
影片本身的优劣、花钱买票的影迷的个人观影体验、孰是孰非都不再重要。大家不自觉的都被裹进一场云谲波诡的资本博弈里。
君不见余波未尽,风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