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74年的姐姐聊天,我无意中说到想回到七八十年代,体验一下当时的生活,被姐姐批评了一顿,说那个年代都生活的很苦,我就是日子太舒服才想回到过去,现在的孩子真的不知足,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争论了一下。
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改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我恰好出生在这时候,没有经历爷爷辈的战争,也没有爸妈小时候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匮乏。姐姐有一点批评的对,我没有经历她们的困苦,所以可以很轻易的说出羡慕她们的年代,其实我羡慕的是当时人们的单纯,没有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奋斗,那种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是我想要的。或许有时候得到的越多,人越不知足,人生来就是有需求的,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几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人都是不断追求一个个不同的需求,现代人置身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追求的越来越多,满足一个需求后又有另一个需求出来,人总是很难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昨天和姐姐争论后我反思了一下,我把自己本身拥有的东西当成了理所当然,并对此感到平淡和乏味,所以想体验自己不能拥有的东西,想回到五六十年代,但是这种从课本和老人口中贫苦的年代可能并不是我能适应的,我只看到书上知青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对梦想的执着,可他们本身心底可能只是想过上更舒适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我已经生在这么幸福的时代,无需担心生理物质需求,可以更肆无忌惮的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我应该感到庆幸,直接跨过马洛斯说的前几个阶段,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我确还对此不满足。
人可以不断有自我需求,知足常乐我认为不可,恰当的需求可以促进我们不断进步,发掘自身潜能,也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而超出想象的需求就是幻想,欲望,它们会增加我们的压力,这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想一想,停止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接纳当下的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成长也是需要一步步累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