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同事发的聚餐“小年糕”/作者:邵明

——四十多年前的往事,犹如梦游一场。

从“小年糕”截屏的黑白与彩色的照片,时间跨度四十年,作者留言:“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风采依旧。”人由过去的你与当下的你组合而成,此时此刻与彼时彼刻对人生的体悟对着看。只是人生单向度,过去了就只能是回忆,而老人,常活在回忆里。人老了,近期遗忘,而对陈年旧事记忆犹新。你与谁在一起,你就会想起与谁在一起的往事,就如同“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等社会关系里的“时间胶囊”效应。在角色固化的瞬间:在你眼中的老同事,往往停留在共事时的角色,这种“定格印象”会让人短暂脱离现有社会身份,获得心理上放松。

蛤蜊炖蛋期间,宅在家里无聊,我刷手机时无意中看到好多年前,原医院同事发的聚餐“小年糕”,就像现在的美图短视频。“小年糕”里的场景把我带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从南市卫校毕业,被分配到沪南医院外科工作的场景。有可能是我在卫校读书时入的团,刚进医院就被吸收入院团委,成为排名最后一位团总支委员。我好像是做文体这一块的,没多久就去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全脱产一个月的学习。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团市委在上海师范学院组织近一个月的团干部集训班,入住师范学院学生宿舍,四个人一间。学习内容好像与清算“四人帮”的极左思潮有关,生活有点像军训。我没有上过大学,正好体验一下大学校院生活的感觉。与我同宿舍的有二位南市区同时代的集训班室友,我还留了张三人合影照。一位室友叫陈杏园,从某建材厂的团支部书记做起,一直高升至集团公司老总,正处级干部。另一位好像叫梅荣光的室友,从街道办事员做起,也高升至处级领导干部。

八十年代初我拿着在美国舅舅的邀请信和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大学入学申请书,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岀国留学申请。当时好像还托了熟人,然而收到通知拍照办理护照,等赴美护照拿到手已经过去了八个多月,申请入学通知书已过了申请期限,被美领馆拒签,近一年的精力付之东流。做着美国梦的我,从此加入了八十年代的岀国大潮而无法自拔。岀国留学梦破了,然后是做着去美国探亲、移民的梦。整天与一帮子岀国迷混在一起,放弃了专业,离开了体制混迹于江湖,打麻将,玩摩托车,花前月下,一直到自己下海经商。如今回想起来,犹如梦游一场,与“小年糕”里的几位同事相比差距何此千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