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旧闻,2015年12月,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布了一个调查,结论之一是中国民众金融知识水平较低,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年人不具备金融常识。
中国人真的这么缺乏常识吗?质疑一下调查结果,报告是基于全球140个国家15万人进行的测试,平均每个国家取样1000多人,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1000多人的测试结果能代表全体情况吗?
然而,这个结果却引发另一层思考:
被称为“常识”的东西,就是默认被熟知的,而且被很多人熟知,但是,为什么结果往往不是如此呢?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因素,比如社会分工专业化、科技发展、知识爆炸性增长。但今天我们主要把焦点放在自身因素上。
1.对“专业化”的认知偏差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又不是学这个的,不知道这些有什么奇怪?
不奇怪,但是很危险。
小学开始,我们一直就认为语文数学是主科,其他的都是副科,是不重要的,所以没有动力好好学习,应付考试就得了。上了大学后,开始“术业有专攻”,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就可以了。工作以后,则想着只要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就能混口好饭吃,其他也不用管这么多。
但是,怀着这个想法,要在未来好好生存却会变得很难,“术业有专攻”可能只是条件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要快速学习快速适应、掌握跨学科知识。
近几年,跨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如,做PC的联想集团进军农业,种植水果、茶叶、进军海鲜产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做航空母舰的,但是其跨界生产吸管,成为全球产量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吸管生产企业;网易,互联网公司,原来一直做门户、游戏,其旗下的两个电商平台:考拉海购和网易严选,现在已成为市场佼佼者。
不只是企业,个人跨界也是趋势明显。近年很热门的“斜杠”频频刷屏,“斜杠青年”从最初被当做特殊的身份标签,到未来,很可能会演变成一种生活趋势,因为,
科技的革新、社会的变化,信息的爆发,事情的复杂程度将越来越高,单凭一个领域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处理问题。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2.过度依赖“外脑”
当你遇到一个不懂的问题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上网搜一下。
网络上的信息实在太丰富,搜索也实在太方便,从问题到答案,需要的时间不过几秒。但这种方便会培养人的惰性,久而久之,你会变得不愿意记忆、不愿意思考,只愿意动动手指。
而那些你搜过的答案,大多只停留在“有印象”的阶段,其具体内容、内在逻辑当在关闭网页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这不是真正的知道,下次遇到相似的问题,很可能又要重新搜一遍。
另一个让人思想变懒的,是现在很热门的知识管理类软件。
有道云笔记已经是我的日常应用,onenote也是。由于经常使用,我有一个深刻体会,就是错将云笔记当做记忆的替代品,曾经我以为,知识管理类的软件能作为“外脑”,能分担大脑的记忆负担。
我收藏了文章,也整理了文章,但是在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用不上那堆丰富的收藏。因为我对收藏的知识印象太模糊,连轮廓都不清晰,当我想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根本调动不起来。
其实,记忆与思考决策是相辅相成的,脑中的知识储存是思考的基础,并且深入的思考,借助的不仅仅是停留在“知道”层面的知识。
巴菲特的办公室没有一台电脑,作为他合伙人,查理.芒格也不使用电脑办公,在投资界这个需要大量知识、精准判断的环境,不妨碍他们成为让人膜拜的传奇。
所以,有用的知识,最终储存的地方应该是自己的头脑,别无他处。
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被称为“常识”的往往都是我们不知道的?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只局限于专业学习,单学科思维,另一方面,注意力被大量信息分散,无法集中吸收知识,记忆功能大量的软件惰性化。
解决之道是什么?跨学科学习、终身学习,将有用的知识记忆起来。也许,在这个复杂、多变、动态的社会中,这才是近在眼前又容易被人忽略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