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姨妈家吃了一碗鸡蛋羹,味道惊为天人,第1次吃到味道这么好的鸡蛋羹,忍不住多挖四五勺,吃完之后问小姨妈,怎么做,加了什么能这么好吃?
小姨妈也是直接,加了大蒜还有一点生姜,最后来点生抽就够了。
原来那股好吃的味道是大蒜,想着到家也做一份,不知道可以复刻出来多少?到家之后打开电脑搜索如何做鸡蛋羹,操作步骤很简单,鸡蛋搅碎之后,加相同分量的水,上锅蒸10~15分钟足矣。
小姨妈不过是在这配方上升级,加了大蒜和生姜。想想还是挺简单。
晚饭就由我来做了,等我真正上手之后才发现,制作中的细节好多。
打4个鸡蛋,加一碗半的水,相同水量加水时,另一个问题冒出来,冷水还是热水?冷水凝结会花时间,热水会让鸡蛋液直接凝固,最后折中选温水。
鸡蛋羹里要加盐加酱油,分量是多少?少许是多少?又让我有点迷糊,凭着自己感觉加了两勺盐,再抖两抖酱油瓶量应该差不多吧,我可不想鸡蛋羹太黑。
接着注入这碗鸡蛋跟羹最大灵魂,一大勺大蒜末。少许生姜。生姜要放多少呢?会不会和大蒜抢味道?加姜末时候也犹豫不定。
最后是上锅蒸,要如何让它蒸出来,表面平整没有凹凸,又是个问题,上网搜索了后才知道,保鲜膜封住戳孔,能让鸡蛋液平面保持完整,大功告成,放入蒸锅等10分钟15分钟。
十分期待,希望不要翻车,一个人在厨房走廊里走来走去。
12分钟,准时准点掀开蒸锅盖,透过保鲜膜看到鸡蛋羹表面,凝结出光滑表面,成型了,看样子还很嫩呢,还好没有凝结成树皮状。
只是看这样子还不太对呀,左右晃一晃,和菜场上嫩豆腐有的一拼,甚至更水,勺子一插到底,一松就倒,这根本是碗蛋花汤啊,立都立不住。
无奈只能回锅重铸。在旁边看戏的妈妈发出无情嘲笑,一脸嫌弃的眼神。说小火争怎么可能冻起来,以一个长辈多年经验,指着半成鸡蛋羹,对我评头论足说,要用大火再来5分钟就好了。
反正鸡蛋羹也没熟,重新扔回锅里重做,希望这一次能够凝起来。站在蒸锅旁边闻着水蒸气,感受着热浪滚滚,为什么刚刚开小火都开了10分钟,都没让鸡蛋羹冻起来,这么热的温度10分钟都不行?
带着无限疑惑,放下做精致鸡蛋羹幻想,撕掉保鲜膜,开大火,狠狠蒸了6分钟。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刚出锅,旁边那位笑脸莹莹跑来说,你看我没有说错吧?拿勺子弹了弹鸡蛋羹,果冻般Q弹。
以后做菜还得跟妈妈学。小鸡啄米点头称是,没想到第1次做鸡蛋羹会这么失败。鸡蛋居然没有凝成型,好在再重新蒸过就OK了,先挖一勺尝尝味道,吹去表面热气,闻到了鸡蛋香味,还有一点大蒜香,这下不会翻车了吧,一大勺吃下。
em.......
酱油不够,好淡。
再次被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