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七载:寻常日子里的笔墨情

七年不算太长,那是对于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的人来说,对于我这个已经快五十的人来说,后面又有多少个七年呢?

2018年的今天,中午时分,我躺在椅子上用手机看着各种新闻,寻思搜一搜过去自已玩过的论坛,无意中看到了《知乎》和《简书》两个平台,知乎大体是提问答题,勾得人们的兴趣,商业比较重,为了赢得流量和关注度,有些提问比较刁钻古怪,侧重于知识性。而《简书》则侧重于文学。出于对文学的爱好,我在《简书》上注册,还申请了会员。因为有些文章只能会员才可以阅读。直到那天下午3点,公司开会的时间到了,我才关闭了《简书》。

说来好笑,由于工作的原因,这一关闭竟有五年。

当我再次打开简书时,时间已是2023年了,注册这么多年,总该在《简书》上留下点自己来过的痕迹吧。于是,我开始写写小心情、感想、散文、诗歌等等,至少证明自己在《简书》上停留过,权当是自娱自乐吧。

直到六月份的时候,我的《音乐启蒙者》一文被《简书》的伯乐月华笼露华老师相中,安排推文。推文,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我写的东西,这对我来说很珍贵,可以有更多人可以指出我的文字不足之处,也能够提升我的写作能力。

在这里,我要感谢伯乐月华笼露华老师,是她让我对《简书》的形式和要求有了具体的了解。以后这一年,我开始天天日更,在月华笼露华老师的鼓励下,又写了数篇文章获得推荐。

2024年9月,忽然患病,无法再继续写作,又离开简书近一年。

病好得差不多,此后,虽然无法像过去那样每天写文、写心情,但写作始终是我的最大爱好,那里包含着我所有的喜怒哀乐,包含着我对《简书》深深的留念,包含着我对老师们辛勤耕耘着《简书》最好的敬意。

回望在《简书》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已实在是写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文章,大多是柴米油盐的琐碎,或者是自己的狼狈和平凡。但正是这些细碎的文字,记录下的一个个片段,像针线一样,让我从容地走进老年。

《简书》给予我的馈赠,不是让你成为多么厉害的人,而是让我终于接纳了自己的普通,虽然普通,却依然在认真地生活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