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
强盗不过五女门
帝欲不谛李杜死
梁冀死后,汉桓帝并没有利用有利的形势,把国事办好。相反,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酬劳那些帮助自己打倒梁冀的太监头子。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和唐衡,都是太监,在桓帝身边做事,和梁冀有矛盾。他们互相支持,结成同盟,成为打击梁冀的主力。事成之后,恒帝很感激,都封为县侯,每人赐给万户的土地人口,权势极大,社会上称他们五人为“五侯”。另外还封了一批乡侯。自此之后,东汉朝廷的权力又从外戚转到宦官手中来了。【159.6帝既诛梁冀,故旧恩敌,多受封爵:追赠皇后父邓香为车骑将军,封安阳侯;更封后母宣为昆阳君,兄子康、秉皆为列侯,宗族皆列校、郎将,赏赐以巨万计。中常侍侯览上缣五千匹,帝赐爵关内侯,又托以与议诛冀,进封高乡侯;又封小黄门刘普、赵忠等八人为乡侯。自是权势专归宦官矣。】
这群人登上舞台,洋洋得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亲戚朋友当了官,在地方上为非作歹,闹得乌烟瘴气。民间流传着几句口号:
左回天,具独坐,
徐卧虎,唐雨堕。
说左馆的权力极大,能够扭转皇帝的意志;具瑗独霸朝政又骄横,又狂妄;徐璜像一头躺着的老虎;唐衡的势力渗透全国,流毒天下,好比下雨。他们在京城里修建豪华的宫室,一个比一个奢侈;仆人奴才都乘坐牛车,后面跟着卫队和骑士。士民百姓说他们是强盗。【160.1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雨堕。”皆竟起第宅,以华侈相尚,其仆从皆乘牛车而从列骑,兄弟姻戚,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无异,虐遍天下;民不堪命,故多为盗贼焉。】
侯览和段珪,在宦官里头也是一霸。他们的田产房宅,占去济北地方一大片;管家和仆役,也恃势横行,大白天拦路抢劫,商人旅客不敢经过。【160.1中常侍侯览,小黄门段珪,皆有田业近济北界,仆从宾客,劫掠行旅。】
济北的丞相滕延火了,派军队包围,把这伙暴徒一网打尽,全部诛死,尸体陈列在大路两边,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侯览知道了,约同段珪,向恒帝进逸,说滕延杀害无辜平民。桓帝立即将滕延撤职,关进监狱。【160.1济北相滕延,一切收捕,杀数十人,陈尸路衢。览、珪以事诉帝,延坐徵诣廷尉,免。】
左馆的兄弟左胜当河东太守,皮氏县的县令赵岐要受他管辖。赵岐瞧不起这号小流氓,心里不痛快,把官印挂在厅堂的屋梁上,回京兆老家去了。【160.1左悺兄胜为河东太守,皮氏长京兆赵岐耻之,即日弃官西归。】
唐衡的哥哥唐玹当京兆尹,本来跟赵岐有疙瘩,马上派兵把赵歧的亲戚朋友逮捕,也不审问,全部杀死。【160.1唐衡兄为京兆尹,素与岐有隙,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
赵歧逃出来,到处躲藏,改名换姓,最后在北海地方落脚,每天上街卖麦饼,维持生活。【160.1岐逃难四方,靡所不历,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
安丘人孙嵩同情他的遭遇,请他回家住在夹墙里头,直到唐衡一家死光,赵歧才出来,后来还写作了《孟子章注》一书。【160.1安丘孙嵩见而异之,载与俱归,藏于复壁中。及诸唐死,遇赦,乃敢出。】
新丰侯单超是打击梁冀的主将,他死后,桓帝赐给玉石棺材,出丧那天,派出宫廷骑兵作仪仗队。陵墓由朝廷的将作大匠亲自修建,威风不亚于宗室王公。【159.12是时,封赏逾制,内宠猥盛。】
尚书令陈蕃看不过去,写信给桓帝,抨击宦官专权乱国,也批评皇帝本人荒淫奢侈。信里提出:“无功的人授给爵禄,没成绩的人给予奖赏,叫作是非颠倒。后宫女子六千多人,吃的珍馐美味,穿的丝绸凌罗,多少浪费啊!俗话说,‘强盗不过五女门’,一户人家有五个女儿,家里会变穷,连强盗也不上门的。如今后宫的女儿这样多,国家难道不会穷吗?”【159.12陈蕃上疏曰:“近习以非义授邑,左右以无功传赏,至乃一门之内,侯者数人,故纬象失度,阴阳谬序。臣知封事已行,言之无及,诚欲陛下从是而止。又,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计。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今后宫之女,岂不贫国乎!”】
桓帝总算听进了,为装样子,挑出五百多名宫女,放回老家。【159.12帝颇采其言,为出宫女五百馀人。】
桓帝认为自己很不错,一天,他问侍中爰延:“我这个皇帝当得怎样?”【159.12帝从容问侍中陈留爰延:“朕何如主也?”】
爰延说:“在汉朝的皇帝中,陛下算得可上可下的中等水平吧。”【159.12对曰:“陛下为汉中主。”】
恒帝有点吃惊:“中等?这话怎么说?”【159.12帝曰:“何以言之?”】
爰延告诉他:“如果是尚书令陈蕃管理政事,陛下能够听他的国家也就搞得好。如果是太监们参政呢,事情搞乱了,陛下还不是跟着干?由此可见,陛下跟着好人做好事,跟上恶人就不那么妙了。不是可上可下的中等水平,又是什么?”【159.12对曰:“尚书令陈蕃任事则治,中常侍黄门与政则乱。是以知陛下可与为善,可与为非。”】
恒帝当时很感动,称赞道:“当初朱云在殿上折断栏杆提意见如今待中当面指出我的过失,同样了不起,我很感谢。”立刻把爰延提升为大鸿胪。【159.12帝曰:“昔朱云廷折栏槛,今侍中面称朕违,敬闻阙矣。”拜五官中郎将,累迁大鸿胪。】
不过,爰延对提升的兴趣不大,只爱提反面问题,日子久了,恒帝的耳根子变得麻木,并不看重他。爰延也就借生病为由告退回家了。【159.12会客星经帝坐,帝密以问延,延上封事曰:“陛下以河南尹邓万世有龙潜之旧,封为通侯,恩重公卿,惠丰宗室;加顷引见,与之对博,上下黩,有亏尊严。臣闻之,帝左右者,所以咨政德也。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惟陛下远谗谀之人,纳謇謇之士,则灾变可除。”帝不能用。延称病,免归。】
五侯专横跋扈,一批正直的官吏便起来抗争。【159.6自是权势专归宦官矣。五侯尤贪纵,倾动内外。】
白马县令李云公然贴出布告说:“天子命令宦官动手诛杀梁冀,好比家主呼唤奴婢去办事,难道还要记功封侯吗?完全不必!如今竟出现了什么五侯六侯,简直贻笑大方!高祖在地下有灵,会愤怒地指着鼻子骂人的。边塞的将士们要是听到了,恐怕也会起哄不干!孔子说过,“帝者,谛也’。谛就是审察是非,辨白曲直,分清善恶。皇帝起码应该有这点本事嘛!现在怎样?颠之倒之,真的可以叫作‘帝欲不谛’了。”【159.6时灾异数见,白马令甘陵李云露布上书,移副三府曰:“梁冀虽持权专擅,虐流天下,今以罪行诛,犹召家臣扼杀之耳,而猥封谋臣万户以上;高祖闻之,得无见非!西北列将,得无解体!孔子曰:‘帝者,谛也。’今官位错乱,小人谄进,财货公行,政化日损;尺一拜用,不经御省,是帝欲不谛乎!”】
桓帝看到布告,又羞又怒,下令逮捕李云,关进北寺狱。【159.6帝得奏震怒,下有司逮云,诏尚书都护剑戟送黄门北寺狱,使中常侍管霸与御史、廷尉杂考之。】
朝中大臣上书求情,有的还为李云辩解,恒帝不分曲直,一律问罪贬官。
弘农郡吏杜众对这种情况很担心,主动上书,表示要跟李云同生同死,态度十分强硬。当然也被关起来了。【159.6时弘农五官掾杜众伤云以忠谏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帝愈怒,遂并下廷尉。】
中常侍管霸看不过去,向恒帝求情:“李云只是乡下的一个书呆子,杜众也是郡里的小职员,都不懂事,既愚蠢,又狂妄,哪里值得计较?不如放了他们,让社会上去批评押击,不是好得多吗?”【159.6时帝在濯龙池,管霸奏云等事,霸跪言曰:“李云野泽愚儒,杜众郡中小吏,出于狂戆,不足加罪。”】
恒帝心胸狭隘,受不住臣民的指责,面子上下不来台,厉声嚷了起来:“‘帝欲不谛’是什么话?说我不分是非呀!你倒说得轻巧,为这种人讨情!杜众不是要和李云死在一起吗?我成全他们!”当即吩咐小太监把管霸轰走了。几天后,李云和杜众同时屈死狱中。【159.6帝谓霸曰:“‘帝欲不谛’,是何等语,而常侍欲原之邪!”顾使小黄门可其奏,云、众皆死狱中,于是嬖宠益横。】
十二年前,反对外戚梁冀的李固和杜乔含冤而死;如今,反对宦官五侯的李云和杜众又遭劫难,这不是偶然现象,是东汉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后世把这次冤死的两人,合称为东汉第二代“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