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自己不够好,却还不努力的人是什么心理?
探究“不努力”是什么心理,需弄清不努力的前提,或情形。此问的前提是模糊的,或说有多个情形:一是虽明知自己不够好,但并不想要努力;二是明知自己不够好,也很想努力但就是做不到努力。两种情形,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
第一种,明知自己不够好,却还不努力的人(并不想要努力),是一种自我、自在的状态。原因很简单,他没有想努力的意愿。从行为心理学理解,人的任何行为背后,有来自内心的动机或愿望。而推动人持续某项行为的动力,又源自对某行为的兴趣和目标。面对佳肴,饱肚子或没食欲者,是不会心动,也不会心慌难受。
不想要努力的人,也可说,是因为他允许和接受自己不够好,接受自己不如别人好。这样的人,在别人尤其是在父母或领导的眼中,是不知耻、不知进取的懒惰、庸人,甚至有恨铁不成钢的恨意、难过。但对当事者本人的心里,他是接纳自己的,也因接纳自己他是自在的。尽管在别人看来他不够优秀。
第二种,明知自己不够好,也想努力但就是做不到努力的人,是一种内心冲突的纠结,或焦虑状态。内心冲突,说明愿望混乱,什么都想要,却什么也没要到。一个人,若一惯的表现为想得好、说得好,看似很有自知之明,但就是不做,行为和想法判若两人,这多半跟他的脆弱性格有关。比如拖沓症的人,他们除了在多种事情上有选择焦虑,或逃避选择,还经常表现为非常清楚该做什么什么、不做的后果如何如何,心里着急,但就是不行为,最多是事到临头抱佛脚、或得过且过。
对拖沓症的研究发现,在他们过去的教养模式中,处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模式,儿时的想法、感受、行为等,几乎在抚养人的大包揽下“受训”,如果你看到父母对小孩的行为模式,是千叮咛忘嘱咐,是指令唠叨催促性的,那么这个孩子定会变成拖沓的人。因为孩子,首先是做不到成人的教导、也达不到成人的速度要求,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内心感受是没被看见,没被尊重过,他只能通过拖沓予抵抗。很显然,拖沓是被动行为,更是一种情绪隐喻:对被控制的愤怒,对被要求的反攻击。因此说,理智上知道自己不够好,想努力但做不到努力的人,他们的性格里缺乏自主性力量,内在是缺乏自我目标的动力。
判断一个人好与不好,或不够好的标准,受太多因素制约,也因人不同。而一个人过得好与不好,活得开心与否,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人们应该看重的,其判断标准,也应依赖当事者本人--内心的感受,他人的评判有失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