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故事悦读美一天️ Day 51
️三叶草故事家族️新书抢鲜day 17
️《生命的力量:神奇的种子图鉴》
[日] 盛口满 著,田秀娟译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丁虹绘本馆出品
出版时间:2020-06-01
盛口满
日本科学绘本大师、博物学家、插画家。1962年出生在日本千叶县。2000年移居冲绳,现任冲绳大学教授兼校长,一边在大学教书,一边进行科学绘本创作。他在生物教学中结合个人自然观察的体验,把自己绘制的自然素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生物的美丽和神奇。主要科学绘本作品有《生命的力量:神奇的种子图鉴》《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捡拾采集我的橡实图鉴》《我的收藏》《格齐昆虫记》《冬虫夏草之谜》等, 多为日本童书研究会等权威机构选定、推荐。他的作品细致写实、贴近自然、充满生机,在科普作家中独树一帜。
译者 田秀娟
中国翻译协会会员,9岁孩子的妈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主要翻译作品有:心灵教科书绘本系列(全5册)(《小鞋匠和老鞋匠》《造一片天空》《小王子的新装》《一只小猪的成长日记》)、《小小的我》《不不园》《魔女宅急便6》《了不起的爸爸》《巧克力战争》《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企鹅机动队》及《加古里子自然大图鉴》(全8册)等。主要童话作品有《世界上最调皮的梦》等。
在我们的餐桌上,豆类是不可或缺的食物,除了我们常吃的红豆,绿豆,黄豆,你还知道有哪些豆子呢,今天我们就通过盛口满先生的这本《神奇的种子图鉴》一起来了解一下豆子家族吧,虽然这本书的书名叫《神奇的种子图鉴》,但整本书读来,发现这是一本专门研究豆子的书。
扉页上,满满的豆子图案,包括食用类豆子及野生豆子,观赏性豆子的种子,有些认识,而大部 分不认识,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想进一步了解一样豆子的奥秘。
整本书读下来,它从几个维度介绍了豆子的世界:
1、 豆子的品种。颜色、花纹、大小各不一样菜豆,大豆不是一种豆,还要细分一般大豆,小粒黄豆,青大豆,野大豆。
2、 豆子的生长过程。不同的豆子从种子到嫩芽,到幼苗,到叶子 ,到花最后到豆荚,
3、 豆子的用途。不同的豆子可以分别做豆腐、油豆腐、大酱、酱油、纳豆、各种点心。
4、 豆子的食用时期。有的豆子吃豆,有的豆子吃豆苗,有的豆子吃豆荚。不同豆子的形态各异的豆荚。
5、 与众不同的豆子。书里还介绍了很多你想不到的豆子,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酸角也是豆科植物,还但有南洋核桃,珠节决明,可可豆,咖啡也都是豆科植物。
6、 豆子的生存状态。不同豆子在田野里的不同姿态及相关的生态环境。
7、 世界上最大的豆子。我把它单独列为一类,是因为盛口满先生把这个单独的放满了一个跨页,读了后记的朋友会知道,就是因为对这种世界上最大的豆子的好奇,才使盛口满先生选择了研究植物,最后成为日本著名的科学绘本大师。
日本离中国很近,饮食习惯相近,所以这本书里面涉及到的豆子及植物在中国境内也可以见到,而经过田秀娟老师几个月的考验研究,目前翻译过来的名字也大多是国内对此类豆子的称呼,让孩子们清楚的认出日常生活中的豆子,从而更多的了解其他神奇豆子的情况。
如盛口满先生所说,这本书叫《神奇的种子图鉴》除了是因为主要内容是介绍作为种子的豆子外,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个爱科学爱自然的“种子”。
说完书的内容,我就联想了一下如何跟孩子们分享这本书,虽然这不是一本故事书,但却一点不影响跟孩子们一起来玩书,可以有以下几种拓展方式。
1、把书中的豆子,豆荚,植株复印下来,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区分这些豆子能吃不能吃,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了解哪些植物对应的是哪些种子。(后者谨慎使用,除非孩子特别感兴趣)
2、找到家里的豆子,比照书上的图,让孩子认一认,数一数。
3、可以找家里有的豆子种子,跟孩子一起来观察它是如何发芽的,也可以到自然去找一找书出提到的野外豆子的植株。
4、如本书导读里提到的,用豆子绘制美丽的拼贴画,可以跟孩子一起,用家里的豆子一起拼贴出一张美丽的画。
5、书中提到了《杰克与豆荚》,可以一起找找看,除了这本书还有其他童书或童话里提到了豆荚吗?
对于科普书,我们跟孩子一起分享的时候,不能把它当教学书,我们也不是在教学,所以一定不要逼孩子记住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激发孩子对科学对自然的兴趣,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不要为了思考而思考。所有的拓展也好,阅读也好,都要以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为第一要务。
科普绘本永远是家里绘本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最容易了解自然的方式就翻开一本科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