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持之以恒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家训喻纪泽》(曾纪泽,曾国藩次子,清代著名外交家)一文中写道:“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这是成语“持之以恒”出处之一,也是十几岁时的我对这四个字的理解。词典中写,持是坚持、恒指恒心,持之以恒即长久坚持下去。其中的“之”、“恒”便是父母给予我的名。
很小的时候,大人们问我的名字怎么写,我的回答是“芝麻的芝,横竖的横”,大人们哈哈大笑。我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但是我以为“芝麻”是“之麻”、“横竖”是“恒竖”,结果就闹了笑话。
在那后知道了“持之以恒”的含义,自然也改了过来。当被人再问起来,还会很骄傲地回答道:是“持之以恒”的“之恒”,爸爸妈妈希望我做事能够坚持不懈、保持恒心。这样的回答也沿用至今。
Part2点横撇捺的之、竖心添亘的恒
公众号现在的名称“之竖心亘”就是将“之恒”两字拆开。
当初在构想公众号时,为其名字纠结了很久,一直没有让我满意的,直到一天早上醒来,感觉这个还不错,于是就定了下来,当天申请了微信公众号。
“之”,一点、一横撇、一捺,小学一二年级学习书法时,练这个字可没少花功夫。
“忄”称为竖心旁,由“心”演变而来。古人认为心脏主管人的思想,于是我们的汉字中带有“心”或“忄”的,多与人的思想活动以及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相关。
“亘”,从甲骨文的字形看,月在天地之间,意为延续不断。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石涧记》中“亘石为底,达于两崖”,这其中的“亘”单独解释的意思即为“延续、连接”。
翻阅了古代汉语词典,“恒”其实本读作gèng,本意为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诗经·小雅·天保》中有:“如月之恒(gèng),如日之升。”好像上弦月逐渐圆满,好像太阳升起来一样。其又通“亘”,意为绵延,延续;逐渐有了长久、持久的意思,读作héng,再又引申为恒心,成了今天最常的用法。
Part3 将心竖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之竖心亘——“之”为代词,目前代指的就是我自己;“竖”为动词,“竖心”即将心竖起,立于土地之上,保持着那份初心;“亘”,生于天地之间,经历人山人海人来人往。
甲骨文中的“亘”从二、从月,是天地之间的月,而现今“亘”中间已变为“日”。月亮的光亮来源于太阳的光辉,我是月亮,借着太阳的光辉给予自己和他人光亮;我愿成为太阳,让自身发出光与热。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之竖心亘
日复一日,人山人海,人来人往。于是,记录些点滴。我在撰写我的故事,也愿意倾听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