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化为空气》――美国天才脑科医生保罗卡拉尼什的个人自传。这位曾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学士学位、剑桥大学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学霸,在他36岁那年快要完成住院医生生涯将要获得斯坦福大学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用文字记录了他的成长经历、学医从医生涯以及患病后治病的历程。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怎么面对疾病和死亡?保罗用他短暂的一生,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保罗的遭遇令人悲伤,但他自己,却不是一个悲剧。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厚度。
《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的封面上写到:我将死去,但仍将前行。书的扉页上写到:阅读,认识你自己。第一句给我正能量,让我意识到我可能慌不择路找到的医生恰巧会医治我,而第二句“阅读,认识你自己”,仿佛暗示我,嗯,你找对了解决的办法,就是阅读!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心理暗示读这本书的。这是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保罗·卡拉尼什写的一本书。他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后于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在就任医生期间,保罗曾因其出色的研究成果,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之所以这样详细介绍他的生平,是我想用文学的手法将他的一生说的再光辉些,好让你们知道我有多希望这样出色的能继续他的生命!很显然,我的叙述很苍白,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感慨。36岁的保罗,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也就是癌症已经扩散到全身无法挽救。自此,他用文字开始记录他短短的余生,真的很短,死神自己偷偷听他余下的思想了。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思考和感悟:他妈妈的睿智与远见;他朋友的坚定;他与妻子的平等对话……他身边的所有人都非常有思想有让人想认识的冲动,是近朱者赤的典范。要说的很多,可我最想找的是人生怎样活才算有意义呢?我不相信心灵鸡汤,不相信长者的智慧,我只相信我切切实实的感受。保罗给我准确答案了吗?没有。我收获了心里的安宁,可能还有勇气。在书中,他也一直追求着人生的意义。他写到“几年后,我仍然没怎么去想工作和事业,但已经快要拿到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的学位了。我学习最大的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我非常认真的想要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花园里的奥古斯丁教导我们手不释卷,捧起书本阅读,但我听到的声音却发出完全相悖的召唤:放下书,弃医从文。突然间一切都明朗起来。虽然我父亲、叔叔和哥哥都是医生,但我从来没认真考虑过从医的可能。但惠特曼本人不是也写过,只有医师才能真正理解生理与精神并存的人吗?第二天我找到医学预科班的指导老师,询问了一下必要的流程。上医学院之前,需要大概一年高强度的学习来准备,再加上申请的时间,又多了十八个月。那就意味着,我的朋友们都去纽约了,继续去加强各种各样的关系,而我不在其中;也意味着,要把文学放置一旁。但这也给了我新的机会,可以找到书里找不到的答案,寻觅另一种方式的崇高,和那些备受煎熬的人建立联系,在直面死亡与衰弱的同时,继续追寻什么让人生有意义的问题。”他在寻找人生意义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任何人想要获得自己想要的有价值的生活,都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我深谙此道,并且像我这样天资缺少点灵性的人来说更需要加倍的努力。但努力需要目标,需要精准的判断,其实是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敢于为自己的结果承担幸运与不幸。我首先因为保罗的决断在脑海里圈画了他的形象。我想他一定是那种眼神坚毅的,脸庞硬朗的男生。上大学前,他想成为一名作家,成为文学家是他想要的生活;大学要毕业了,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他写道:‘不久就要毕业了,我却有种坐立不安的感觉,似乎有很多东西还没解决,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我申请了斯坦福的英语文学硕士,被录取了。我已经把语言视作一种几乎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让我们那一厘米厚头盖骨下隐藏的大脑沟通共享。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一个单词才有意义。而生命是否有意义,某种程度上要看我们建立关系的深度。不过,不知怎么地,这个过程存在于大脑和身体里,也受生理原因的驱使,可能被打破,可能会失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所经历的人生的“语言”,比如激情、饥饿与爱,一定通过某种方式,与神经元、消化道和心脏的跳动产生联系,不管这联系多么错综复杂。’他想从生理角度去观察人生的意义,把这个探索的过程当作他余生的活着的价值。之后,他就付出了实际行动。(一两句话带过他的决定,是想说明他是真的在认真生活,认真对待生命。)从头再来的勇气比之于有价值的生活就像是一滴水比之于大海。去赞颂他的勇气他的果断反而是对他决定的轻视。人本来不就应该这样吗?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排除万难非做不可。这也是对生命意义的尊重啊!看完整本书在最后才目睹了他的真容,不做评价,我只想记住他的才华与思考!
人都会有不切实际的一面,我曾经误以为探索人生的意义就是不切实际的行为。可保罗的经历告诉我,我是错的。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