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赴港上市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5月3日,小米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最快将于6月获批上市。这家2017年收入刚刚破千亿元人民币,常年微利甚至亏损的互联网企业,正在寻求数百亿乃至千亿美元的IPO定价,有望坐上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三把交椅。
作为阿里巴巴之后最重磅的IPO,小米已经掀起了一场财富风暴。8年来跟随小米的VC/PE机构回报令人羡慕,各轮投资者都有望迎来大丰收,A轮投资者的回报倍数更是可达350倍。
A轮投资者回报350倍
数十家机构大丰收
4月30日,港交所上市规则改革正式生效,开始接受同股不同权的创新型公司的IPO申请,小米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上市文件显示,小米的股票分为A类股和B类股,A类股的投票权是B类股的十倍。雷军以31%的持股比例,控制着56%的投票权,牢牢掌握控股权。
小米是滴滴、美团之前获VC/PE支持力度最大的创业公司。上市文件显示,小米上市之前共完成了九轮融资,总融资规模为1,502,107,829美元。最后一轮融资是2014年底的F轮,融资额约10亿美元,估值约420亿美元。
小米如果按目前流传的700亿美元的IPO定价,A轮投资者的回报将达到350倍,B轮投资者(B-1系列)的回报为80倍,E轮投资者也可获得一倍回报。
此次小米在港股上市的关键点包括以下八方面:
1、中信里昂、高盛与摩根士丹利为联席保荐人。
2、同股不同权,A类股份每股可投10票,B类股份每股投一票。A类股份受益人为雷军和林斌。
3、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持股31.41%,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持股13.33%,联合创始人、品牌战略官黎万强持股3.24%。有分析称,通过双重股权架构,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为小米的控股股东。
4、以IPO之后短期内小米市值700亿美元计,雷军31.4124%的持股,对应至少219.89亿美元的身价;如果小米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雷军的身价至少有314.12亿美元。
5、有消息称,小米IPO集资至少100亿美元(785亿港元),成为今年集资额最大新股,也是2010年友邦保险以来最大型新股。
6、计划将30%的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音响等核心产品;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
7、小米员工的身家,大致可以根据工号来判断,早期进入小米的都有期权,如果不出意外,前100号员工未来都可能成为亿万富翁,前1000号员工未来也可能成为千万富翁。
8、小米上市是双刃剑,巨额资金或抽离港股承压。
此前在上市问题上一直表现反复的雷军,却在去年加紧了小米上市进程。
这并不难理解,手机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这些年的首次衰退,今年的下滑速度或许将加剧。在这个行业大背景下,复苏的小米也面临着中高端市场难以突破和在印度市场用亏损冲量等问题,这些都是其业务的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虽然雷军把小米定义为互联网企业,但目前小米还没有一款席卷全网的互联网应用,而小米在招股说明书中特别提出的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还在路上。
因此,小米在今年上市,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时间点。一方面,其业务受到部分放缓市场的影响还不太明显,而小米生态链又初现规模。另一方面,正如雷军去年在上台伙伴大会上所言,一定要融够足够多的钱,来将新模式发扬光大。
小米财务表现如何?
根据招股书草拟本数据,小米2017年收入1146亿元,经营利润122.16亿元; 2016年收入684亿元,经营利润为37.85亿元;2015年收入668亿元,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由于就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大额公允价值亏损,小米集团有净负债人民币1272亿元及累积亏损人民币1290亿元。
小米的营收分别为4个业务板块,分别是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其他。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是其主要收入来源,2017年来自智能手机行业的收入为805.6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70.3%;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营收为234.48亿元,占比为20.5%;来自互联网服务的营收为98.96亿元,占比为8.6%。
2010年,雷军及其团队创建小米。今年2月IDC发布的数据显示,小米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2017年四季度手机销量全球排名仅次于苹果、三星、华为。此外,根据雷军近日透露,小米拥有1.9亿月活跃移动互联网用户,创造出了500多款智能硬件生态产品,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
另据招股书显示,创立至今,小米共获得9轮融资。
A轮融资于2010年9月签署,融资额为1025万美元,最后一轮融资于2014年12月签署,累计融资额逾15亿美元。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12月,小米最后一轮融资后,当时其估值达到了450亿美元。
此次小米上市过程中,公司的估值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在之前的市场传闻中,关于小米估值曾有多个版本,从6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不同版本的估值相差甚远。
今日早间,有接近小米IPO中介方人士透露,眼下保荐人、投行、潜在投资人普遍接受当前估值至少在700亿美元,IPO之后短期内小米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把握很大。
工号在1000以内小米员工将获财务自由?
雷军承诺,“从2018年开始,每年小米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我们都将回馈给用户。”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苹果整体业务净利率为21.1%,华为整体业务净利率为7.9%。即便是公认净利率较低的家电行业,海尔为6.6%,美的为7.7%,都高于5%。
小米的上市让不少跟随者雷军的“老小米人”获得了丰厚了回报。市场普遍预计小米的IPO估值将达到900-1100亿美元。有传言称,小米员工的身家,大致可以根据工号来判断,早期进入小米的都有期权,如果不出意外,前100号员工未来都可能成为亿万富翁,前1000号员工未来也可能成为千万富翁。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五位行政人员的最高薪酬为人民币251万、281万和196万,上述薪酬包括了底薪、房屋津贴、其他津贴、退休计划供款等。
雷军要做中国首富?
上市前,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持有公司31.41%的股份,如计入总股本ESOP员工持股计划的期权池,则雷军的持股比例为28%。而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持股13.33%,联合创始人、品牌战略官黎万强持股3.24%。
目前,业界预估小米估值在800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区间。如果按照1000亿美元数字计算,雷军持有的31.41%股份,价值314亿美元,个人财富位列马化腾、马云和许家印之后,成为中国首富够呛,但湖北首富问题不大。
尽管雷军的持股比例没有超过50%,但并不妨碍他对小米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早在今年4月24日,港交所刚刚修改了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申请,并于4月30日开始生效。小米成为了香港首批“同股不同权”的申请公司。
所谓同股不同权,俗称AB股模式,即将股票分为A、B两个系列,通常对外部投资者发行的普通股有1票投票权,而管理层持有的普通股每股则有N票(通常为10票)投票权。
根据小米招股书的限定,雷军和林斌持有的A类股票,将能获得10倍的投票权。而且,小米的同股不同权的受益人只有雷军和林斌,其他联合创始人并不享有超级投票权。
而在2018年4月2日,为了表彰雷军对公司的贡献,在招股书提交前,小米专门给雷军发行了63959619股的B类普通股。
通过双重股权架构,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为小米集团控股股东。
上市只是第一步
对于此次IPO要募集多少资金,小米的招股书并没有披露。但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小米希望至少募资100亿美元。
对于募集资金的用途,小米在招股书中表示,募集资金中30%用于研发及开发核心产品,30%用于投资扩大及加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和移动互联网服务等生态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其实,对小米而言,上市只是第一步,因为接下来,小米将在不同层面面临很多挑战:
其一:小米缺的不是市值,而是经典的产品。
在一众世界巨头实现千亿美元营收的案例中,华为用了21年,腾讯和阿里用了17年,Facebook用了12年,多年以来,他们留下了一批经典的产品,但是仅用7年达到1000亿美元市值的小米带给我们最大的印象还是: “饥饿营销”。
其二,行业瓶颈已至,小米的高速增长还能维持多久?
刚刚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手机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手机整体出货量下降21%,跌至9100万台,创造历史最大跌幅记录。小米的出货量虽然达到1200万台,增长37%,但也是因为小米正在从一年前的低谷爬坡,增长速度相对很高,但这样的增长速率能维持多久还很难说。
其三,资本的短期目的和小米的长期追求是同一个方向吗?
雷军最近提出了著名的净利润率不超过5%的目标,为了配合这个目标,小米在全力布局物联网及各种生态链,为了就是把小米的类型丰富化,做到可持续发展。
但是小米毕竟不是亚马逊,小米的投资人也不可能容忍小米像亚马逊那样维持低盈利的模式,上市以后,小米如何抵御资本逐利的短视,如何在融资中搭配自己的长期目标,也很考验小米的智慧。
总之,对小米和雷军而言,小米上市是福是祸其实并未可知,流水的首富也有可能是镜花水月:毕竟上市和圈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孪生兄弟,而在当前的资本市场下,像俏江南张兰那样为了融资弄得净身出户的例子并不算少。
最后,还是要感谢小米,你们在普及智能手机方面的确是功不可没的——没有小米等国产手机在性价比上的崛起,说不准现在还有多少人捂着空荡荡的左肾漫步在人生的黄昏里!
孝德众创使命帮助1万人财富倍增1000倍!-本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