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瑞德
01
我,发个朋友圈,纠结的要死。
往往是这样的:前一秒发出去,后半个小时删掉。用我朋友的话来说,就是闲的蛋疼。
没事老发朋友圈有啥用?
除了让朋友家人知晓,你还活着,没有失踪,好像也没啥用?不过,偶尔发个朋友圈,我觉得也挺好。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杜绝自己朋友圈发情绪。
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人戒掉自己的情绪,开始做起了“塑料人”?
02
有人说,朋友圈就是各种秀,各种晒,各种垂涎欲滴,各种幸福美满。
可我得承认,目前,我朋友圈1200个人,绝大多数,还没有过上像朋友圈里那样的生活。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发朋友圈的初衷。
我个人觉得有四点:分享、记录、收藏;当然,还有一点是证明你的存在性。
那为什么很多人,在朋友圈里戒掉自己的情绪?
你也许有这样的体验,朋友圈里你不怎么喜欢又不能删掉的人;你心情不好时,人家各种疯秀。
你是不是也会反感?
对此,你会想到什么?嫉妒、羡慕、吐槽、还是抱怨?
如果是我,我可能会对不喜欢的爱秀者说,傻逼、幼稚、闲的蛋疼、心机深,等等。
这是什么?这是语言暴力!
03
心理学上,语言暴力是个很重要的词。它往往跟不对等,不共性的心绪联系。
其实在朋友圈,吐槽、调侃也是一种倾向性语言暴力。
谩骂、诋毁、蔑视、侮辱、嘲笑,以语言致使别人在心理、精神上造成伤害。
我曾经发过这样一条朋友圈。
大二暑假去云南支教,在与孩子们玩泥巴、弹玻璃球时,顺手拍了几张图片。发朋友圈时,我附了一句话:玩泥巴、弹玻璃球让我快乐。
好几个“朋友”评论:幼稚如初、傻蛋一个。
说实话,我得承认,这句话愣是让我琢磨了三天。虽然看似是个简单的评论,却依旧让我对“幼稚、傻蛋”这样的评价耿耿于怀。
04
1994年4月,一张 《饥饿的苏丹》获普利策新闻奖。其拍摄者凯文.卡特在同年7月自杀,结束了自己27岁的生命。
在死之前,留下这样一张纸条:“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真的对不起大家!”
照片的内容:一个废墟堆里瘦弱女孩,一只瘦弱的秃鹫。
女孩奄奄一息,秃鹫虎视眈眈。
凯文借此获奖,却遭遇无数的斥责、谩骂。最后他无法承受语言暴力的攻击,选择了用死亡逃避。
语言的暴力,多么可怕!
朋友圈里之所以戒掉情绪,做一个塑料般的情绪中立者,在部分程度上,就是怕无端言语的斥责。
05
心理学中,对语言暴力危害,有两种归类。
一种是形成“退缩型人格”,即回避问题,不敢与他人正常交流;另一种是“攻击性人格”。
即叛逆、暴躁、易怒,发泄不满情绪,采取过激行为。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说法,说是发朋友圈从不删除的人,活的最真实。我做不到这一点,我不喜欢招人反感,也不喜欢被别人斥责质疑。
所以,这种表现就是在规避,规避、否定自我的不良情绪。
戒掉发朋友圈不良情绪,从深层次来看,就是一种规避自我。
可这样,我们都是虚假、不真实的面具者。
06
记录生活,分享快乐,本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你可以选择沉默,也可以选择“朋友圈消失”。可当你看见违背自己心绪的东西,冷静、客观才是最重要的。
我为什么老是删除朋友圈发的动态,说实话,一方面,我不想成为朋友圈里片面的人;另一方面,杀时间的朋友圈毫无意义。
不真实,还撕逼;被吐槽,还无语。
这就是我的纠结。
或许,也是很多人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