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刚刚读到12%的位置,但是却已经感觉收获颇多了。这是一本教人如何思考的书,我不知道原来思考的模式也是可以锻炼的,原来以为的天才之所以天才是因为他们拥有着非凡的思考模式,但是书中一项数据却说,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70%的智商是在135以下。呼~~,好紧张。
一直以为思考就像是笔直的大路是从A点到B点的路径,像一条大河,浩浩荡荡却又是保持在河道中。
沿着固定的路径向前进,泾渭分明。现在却恍然大悟,其实思考更像是驱赶羊群,虽然有头羊,但是你也要时不时的把离羊群太远的羊赶回羊群中来。
也曾经苦恼自己的注意力无法一直集中起来,也想着去训练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却收效甚微,有时候脑子里就像是跑进一只被追赶的兔子,左冲右突,毫无章法。现在看来哪怕是仰望不可及的人也依旧存在这个问题,我与他们的区别不过是,对待这只兔子的手段不同,因为大脑是极为灵活多变的,尝试摒弃所有的杂念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我自己想来应该只有死人才能做到这点,我们的全部注意力100%集中起来不过只能坚持10秒而已。应该坦然介绍你杂乱无章的念头,只要学会如何去处理,要有意识的去回收注意力。
好的思考者通常会去,全面的了解问题,与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契合,而不是简单的告诉自己这已经超出了我的知识范畴。简化问题,找到问题的主要方向,想想我们数学和物理中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将无关紧要的因素舍弃可以大大简化处理问题的规模和难度。将问题拆分成小问题的集合,保持批判的审慎态度。
讨论是我们平时采用的比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跟不同的人合作的时候,讨论给我们的感觉全然不同,有些愉快轻松、有些沉重让人抗拒。讨论的最大作用是可以多视角的去审视问题,有时别人一点似有似无的话,就可以让我们茅塞顿开。但是有时候讨论却是在帮倒忙,损耗精神、制造敌意,讨论了半天留下的却是非常重要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果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讨论还不如不讨论。经典的程序员“小黄鸭调试法”就是在人为的制造一个自己可控讨论环境来解决问题。
但是有时候与其他人讨论是不可避免的,书中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来指导:
1、尽可能提前准备。了解被讨论问题的背景、缘由。
2、设定合理的预期。有时候讨论进行不下去的原因不是问题太难,而是彼此都认为被侵犯。你要明白一个人的想法是没有那么容易改变的,不要期望别人一下子接受你,这种情况只在主旋律影视剧里才有。
3、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和感情用事。我的脑子热了,我就知道自己该降温了。
4、贡献但是不支配。话唠要克制,拘谨的人要有责任分享他的思想,一言堂是万万不可的。
5、避免分散注意力的言行举止。参加讨论的目的是明确、直接、有效的表达,除此之外都是多余。
6、积极倾听。大脑的处理速度很快,并且厌倦等待,当自己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的时候,就会有无关紧要的念头闯入脑海。保持注意力的办法是,对分心的情况保持警觉,并且抵制;努力进入发言者的语境、心境,理解他们说的每句话,并且前后联系起来。意识到走神,就要打断念头,重新集中注意力。
7、公证判断。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意见,就事论事,不要与个人好恶联系起来。
8、忍住喊叫和插话的冲动。要知道,嗓门越大,越说明缺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