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就是走过一段异域的路,看过一处别样的风景,吃过一些独特的佳肴,遇到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听过几句陌生的方言。然后,返乡、回家。生活恢复原状。好比体重示数,前后两次没有任何变化,可是我敞开肚皮吃了多少,又迈开腿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只有自己知道。生活单调得好像白纸,我常常希望勾勒出斑斓的色彩。】
突然想起在16班上的第一节语文课,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得知要当堂写一篇暑假游记,当时刚从深圳回来,也算是有话可说。经历丰富、感情真挚,洋洋洒洒成文后自我感觉良好。可是,相隔许久、时至今日,笔下的风景以及心中的感想都已经模糊了。留下的只有赤足在摩肩接踵的海滩堆沙子、带着游泳圈在浅水中被浪潮推到又爬起的零星记忆了。 或许再过不久西北之行也会像这样淡忘。也突然有了我一生可能只踏足哪座城镇一次的感伤。我从来都不知道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我以为未来正是因为未知才精彩,可是昨天我看到一句话“我们总是在未知中遇见自己的过往”,我深以为然,似乎切身体会却无从想起。这很矛盾,我不知道怎样表达。
齐鲁大地
曲阜——孔子故里。
我对一个陌生城市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建筑风格,这里映入眼帘的都是两三层的楼房、灰色的屋顶。正是过年,家家户户的大门前贴着“福”字,朴素而亲切是这座小城给我的直观感觉。这里也是我之前第一志愿的所在地,当汽车开过,车窗外的景色后退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我多考了几分,我将会在这里过上怎样的生活。毫厘之差,命运的列车驶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当思绪回到现实时,听到司机侃侃而谈,自豪地告诉我们他以“孔”为姓,与这里近五分之一的人们一样。有趣的是,后来我发现,在这个万世师表的故乡,当地人对其他人的称呼统一都是“老师”。
曲阜以“三孔”名扬四海--孔庙、孔府、孔林。孔庙中都是一些古木石碑,古木很粗,树干两个人伸开双臂都难以环绕;石碑都有被斧凿过的痕迹,文革时惨遭破坏。形形色色的行人在这里观赏、拍照,目光交汇时,我似乎可以读出他们对孔圣人的瞻仰、对家人朋友的祈福、对孩子学业的殷切期望。我想起了熟悉的问津书院,想起了年幼时的自己疑惑地浏览墙上的简介典故、小心地跨过门槛、虔诚地叩拜。
孔府并非想象中的简陋窄小,被后人扩建,颇有大家府邸之派,古朴而大气。内宅的大门上有一副画:一只拥有无数珍宝的神兽妄图吞下太阳,最终却堕入大海。以此来告诫过往的孔家人不可贪婪纵欲;大堂的过道里有一排板凳:留下的是当年与孔家攀亲的佞臣严嵩被衍圣公拒之门外的故事。滴水藏海,由此可见孔氏德高行洁的家风。不过孔府里也有封建社会的投影:七岁以上的外姓男子倘若踏入女眷住所竟会被乱棍打死。想来这是历代传下的家规,我宁愿相信这样不辨是非的惩处是在流传时变了味。
下榻在附近的酒店,室外的庭院、花木都别有格局;大厅的天花板上以孔明灯的造型作为装饰。一行人歇了下来,小君阿姨摆拍着餐桌上精心制作的曲阜美食,舅舅随手翻阅着孔子有关的游记典籍。傍晚时分,楼上有一场表演,我们到场时正是古典乐器的合奏,台下座无虚席,于是就站立一旁,我倒是想听听扬琴声,两个大男孩却兴趣索然。这时有一个大妈走近我们,询问骆骆他是不是姓“罗(luo)”,惊诧之余他予以否认,我也没有细想。等我们离开后,走下台阶时骆骆才发现自己掉了钱包,当他一脸慌乱准备上去寻找时,我抬头看到趴在楼梯上的大妈,原来她一直在关注着我们,想要归还钱包。然后我们在前台应酒店要求给员工写了一封表扬信,边写边嘱咐我跟点点不要告诉他妈妈。我笑而不语,在想他应该感谢这里的淳朴民风,又或者说,感谢孔夫子的循循善诱。
泰山--峨峨岱宗
抵达泰安时路面上湿漉漉的,到了山上才知道正是小雪初霁,银装素裹,赏心悦目。也因为雪融路滑,我们选择坐索道上下山。等缆车的人极多,眼看着几米远的距离,绕着铁栏杆排着队慢慢吞吞可以走了半个多小时,还要时刻盯着同伴们,稍不留神就被人挤到后面去;等待的过程极冷,尽管大人和小孩都推搡着也不暖和,时时都有刺骨的寒风扑到脸上来、钻进脖子里。
看到前面石阶上挤满了上行和下行的游客们,我就直接从旁侧的斜坡上冲了上去,坡宽正好我两臂之长虽然路面结冰又没有拐杖,扶着山岩费力爬了上去。回头看到点点在我身后,自然伸手想去帮他,没想到自己无力支撑大块头的他反而害他差一点跌倒,他滑而未倒、满脸惊慌的样子实在搞笑。小君阿姨每到一处必要找题字象征合影留恋,我虽然并不理解却早已习惯;舅舅寻找着最好的摄影角度,我常常模仿他的选角。
当我们终于到达顶峰,俯瞰山下,薄雾笼罩,“一览众山小”是最真实的心境。
阳光正好,我们并排站着,影子倒立在积雪上,拉得老长。
下山可就难多了,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我侧着身小心翼翼地下着,突然“哎呀”一声,舅妈就在我前面摔了一个屁股墩 。后来我俩搀扶着下,再后来她走在我后面,看我常常险些滑倒又找回平衡。晚上我传照片的时候,想了很久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后就简单粗暴两个字“泰山”。睡觉前刷朋友圈无意看到舅舅的“峨峨岱宗,秀极青天”。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济南
提起济南,立马想到的就是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了。济南有够响晴,不似南方,阳光普照却依然冷到骨子里;济南有小山有泉水,也有老城的恬静。至于它有没有被群山环绕我就不知道了,长枝的垂柳还没有长出嫩芽,倒映在水中的影子自然是不好看的。我倒觉得老舍写出那样温暖欢快的济南来,定是因为他心情极好。
很早之前发过一条说说“生疏了的玩伴会不会成为一场闹剧”,当时的答案是否定的,现在也是。我们,重新熟悉,渐渐了解。
但始终觉得现在的自己还算不上一个背包客,顶多算是玩耍罢了。
且行且惜,一期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