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8日,自己的节日。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下午第三节语文课,讲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读句子,再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书中给出的两个例句:一个课内,一个课外,课内描写田园生活,课外描写海边景色。带着孩子们读句子,给孩子们分析句子。让孩子们理解前半句在直白的写画面中的各个景物,后半句对前面景物总体印象进行概括。
这时的孩子们好像已经找到了思路,但仍然不够自信。于是,我利用下方给出的三幅图中的第一幅,向孩子们抛问题:“第一幅中,你能看到什么?老师看到成群的牛羊,你呢?”“蔚蓝的天空”,“连绵起伏的山脉”郭守泽也大胆地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还有吗?你还能看到什么?”“洁白的云”,“一望无际的草原”,“对啊孩子们,你的描述的特别准确,既然已经找到了图中的景物,能用刚刚的方法,连贯地表达出来并在句子的最后加上总结性的语言吗?”
忘记谁来回答啦🤔
“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连绵起伏的山脉,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构成了草原风景图。”
“表达非常完整,很好!谁还能来说说你的答案?”
有三位同学站起来回答,答案大同小异,且我发现这几个孩子都在用‘洁白的云’来描述云朵,于是我抓住这一点来做引导:“空中的云朵并不是一样的,它可能像小兔,像仙女等等,我们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呢?”“千奇百怪!”郭守泽立马想到这个词语,我的表扬立马跟上“很棒!一阵风吹来,云朵做出不同的变化,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千变万化!”杨恩赐紧跟上来,“特别好!云朵有如此多的样子,而且又变化莫测,你觉得这样的云朵可爱吗?调皮吗?所以还可以怎样形容云朵呢?”“可爱的云朵,调皮的云朵。”“当我们这样表达的时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拟人”“当我们运用拟人的时候,这个句子是不是更加生动形象了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写一写第二幅图,按照一定顺序,再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最后加上总结性的话语,用你的语言描绘这幅美图吧!”
“高高的山峰,清澈的小溪,高大挺拔的大树,歌唱的鸟儿,构成了一幅山水美景图。”“巍峨的山峰,清澈的小河,歌唱的鸟儿,粗壮的大树,构成了一幅山水美景图。”过去两天忘记谁回答的了“孩子们说的真好,立马把刚刚练习的拟人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句子当中了,但是老师觉得你们可以把拟人句说的更生动形象,比如可以把歌唱的鸟儿换成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或者鸟儿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曲,再如大树,可以说它像军人一样笔直地现在那里。”接下来的这幅校园风景图,相信大家可以写得更加生动。
因为时间有点长,我记不太清楚孩子们的答案,只记得不太出彩,可能孩子们对写景更有感觉一点,当我结合学习巩固上的看图这话让孩子们说的时候,有孩子的答案特别精彩,我鼓励他们,让他们回家拿着妈妈的手机,把答案编辑成文字发给我。以下图片,是孩子们写的:
当时听到孩子们的文字内心挺震惊的,脑袋里灵光一闪,“今天下午放学回家,给你一个光明正大玩手机的机会,把你刚刚的答案编辑好,私发给我,”当第一个孩子说完之后我非常激动地鼓励他说,其他孩子们听了也很兴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于是我又叫了几个同学,选出这三位。
到此为止,我的第一次教育随笔为期三天,终于结束。
写得过程中感到自己语言组织的不成熟,但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