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合适的视觉隐喻和行为——交互设计的后隐喻时代
隐喻会把界面与物理世界的运行机制绑在一起,数字产品美妙的一点是,展现的是给用户的工作模型不必受制于机械的物理限制。
一、界面范式
交互设计:技术实现中心——隐喻中心——重视习惯用法(较多使用)
1、实现中心范式界面
建立在实现模型上,用户必须先学习软件内部如何运行,才能成功理解并使用界面,反应的是内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如医院。
2、隐喻范式界面
直觉intuitive
易于使用或易于理解,无需明显的理性思考和推理直接获得知识和感觉的能力。直觉通过推理起作用,在不同的对象之间建议联系,从相同点学习,我们理解界面隐喻元素的含义,因为心理上把它们和致歉学习过的东西联系起来。隐喻界面有效利用了人脑强大的推理能力。如垃圾桶隐喻删除。
本能
内在的反应,不需要有意识的思考。如网页上闪动的广告会吸引人注意。
缺点
高度隐喻的界面虽使用户可以直接理解软件的基本功能,但会大大增加导航成本。文件系统及文件夹中,层级太深。抽象的概念不便于隐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容易引起歧义。
例外适合隐喻的例子
电子游戏的仿真页面能让用户更好的沉浸于游戏。飞行模拟、音乐创作软件,尤其在触屏软件上。
3、习惯用法范式界面
Ted Nelson 称习惯用法为“设计原则”,设计习惯用法基于我们学习并适应习惯用法的方式。通过学习简单、非隐喻的视觉或者行为习惯用法来完成目标和任务。
窗口、标题栏、关闭框、屏幕分割条、超链接和下拉菜单、鼠标(光标随鼠标一起移动)都是学习过的习惯用法。
所有的习惯用法都需要学习,但好的习惯用法只需学习一次。单选框、复选框、关闭框、下拉菜单、组合框这样的习惯用法非常容易学习。
采用一个简单动作,赋予内涵,有利于塑造品牌的精髓。如美国国旗的习惯用法即使没有强大的力量,也具有隐喻的同等效能。
二、创建习惯用法
交互词汇中的基本元素越多,学习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和困难酒越多。像字母组成单词,单词构造句子一样。
图形用户界面易于使用的主要原因在于推行有限的交互词汇,由指向、单击、拖动这些少量的原语组成复杂的习惯用法。这些原语构成大量简单的组合词,进组合成多种复杂的特殊领域的习惯用法,所有这些都以同样几个易于学习的动作为基础。
底-原语:单一动作和反馈机制。鼠标定位、点击、单击、拖拽、按下键盘上的键、光标、文本。
中-组合用法:通常的输入输出动作。双击、点击按钮、选择、编辑域、选框、高亮。
高-习惯用法:应用程序特定命令和反馈。输入、删除、创建、拖动、输出、下拉、排序、对话框、导航、列表框、图标。
三、手动能供性
能供性affordance:事物所感知到的及其(实际)属性,主要是哪些决定事物可能如何使用的基本属性。我们认为对象能做什么,而不是它实际能做什么。
人性能供性manual affordance:如何用手操作对象的本能。当人工制品打造的很适合手或者身体的时候(人机工程学?),我们能看出直接操作的方法。如移动端的带有阴影的凸起的小按钮。
虚拟手动能供性
提示+反馈 虚拟手动能供性的东西如按钮,因为无法确切知道它的实际功能,无法检测其因果关系,所以需要依靠补充文本和图片/iocn来指明其意义。click hover disable状态的不同给到用户,还有一些icon类型的给到提示。鼠标移动到模块边缘的时候给到可以
能供性的实现预期
真实世界中,对象能做事是因其物理形态与其他物理对象之间的联系而决定。
在数字世界,一个对象之所以可以完成任务,是因为开发者赋予它的能力,但也可能被欺骗,所以屏幕上在屏幕上渲染按钮的时候要给到用户视觉反馈,有按钮按下去的效果,这样才符合手动能供性所表现出来的期望。
四、直接操作与顺从
直接操作的使用
使用直接操作可以指向我们想要的东西,更好、更加容易引发“流”的界面。高级直接操作习惯用法更多。它简单、直接、易用,也易于记忆,也要学习。
创作工具、多数艺术和设计工具提供了对对象的高度直接操作,可以直接编辑、拖拽、放大等。手势中融入了很多功能,但使用几下就成了人的第二本能,因为有丰富的视觉无状态反馈和操作流,用这些可以调整图像。实时预览、所见即所得。
直接操作并不总是合适
要考虑到用户可能不擅长的情况。
顺从响应提示 click对象的时候,出现反馈。如点击输入框出现高亮,点击按钮出现下凹。
静态提示 适用于移动用户界面。通过对象本身的静态渲染来传达视觉能供性,如按钮的凸起视觉效果。
动态提示 常用于桌面应用的用户界面。动态的改变对象的视觉能供性,以适应输入焦点或者其他系统时间的变化。如当鼠标经过图标icon,出现可以点击的效果及点击区域
光标提示 另一种桌面顺从提示方式,通过在鼠标经过对象或屏幕区域时改变光标的外观来传达顺从。如鼠标变成双箭头表示可拉伸,鼠标变成手表式拖拽,鼠标变成手指表示可以点击。
五、逃脱隐喻的掌控
总结:尽量少用视觉隐喻,而要创造容易记忆、恰当有丰富的顺从反馈的习惯用法(有丰富视觉反馈),提高用户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