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皆有命”的命不是命运的命,是使命的命。看到书友关于“读书有什么用”一段感想,这句话就冒了出来。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同样的字词会有截然不同的意思。反问句的“读书有什么用“,说话人已经是在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寻求答案,完全不在我的讨论范围之内。
为了说明读书,我不得不用浅显的例子开头。篮子发明是用来盛衣服的,想要用来打水就会落得一场空;金钱是用来交换物品的,想要寻得爱情终将是缘木求鱼。书籍的发明是为了记录文明,传承知识的。每个物体诞生之时就获得了它的使命,把模糊,甚至不合理的使命安放在物体上是错误的。
除此之外,多数情况下,我们习惯三步并作两步跑,这也许是追求效率的一种进步,也许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也许是快速思维的本能,总之是造就了疑惑。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其实是跳过了获取功名的中间步骤,由读书而直达荣华富贵,抱的美人归。
我们还忽略了一个主体--做决定的人。人可以有多个发散的目标,比如成为体育健将,成为企业家,挣很多钱,等等,通往目标的途径也有多个,学习,创业,抢银行,等等,只有两者之间的某条链路建立起通道,比如创业à成为企业家,才可以说沿着这样的途径就可有达到目的,或者是如此这般对目标有用。如果发出的目标和途径是永远不会相遇的两条线,比如抢银行à成为体育健将,那么想要使用选择的途径实现目标是不可能的。
我并不是在做文字游戏,回到读书,当人们发出这个问题时,多数情况下,真实的问题其实是:我想达到我的目的,我不确定通过读书是否可以帮助实现目标。明晰目标变得重要起来,明辨读书是否支持实现目标变得重要起来,明白书本的使命是知识,智慧传承,是实现目标的可能或重要支持而非绝对保证。
询问“读书有什么用“,光明正大提出问题,或疑惑,或不确定,再自然不过,这里完全不应该心存”读书就应该是美好的,高尚的,不言而喻“的假设前提,而担心遭人耻笑。我们面临各种问题,我们需要解决问题,假定我们认可书籍承载智慧,传递知识,阅读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开始,这也许是能够直接回答”读书有什么用“的第一个答案。
我使用“开始“一词,是想表明,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只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支撑我如此谨慎的背后原因是每个人经历不同,困惑不同,直接影响千差万别的阅读收获。
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答案和寻求过程同样重要,我想说的是,探寻读书本身是丝毫不比读一本书难度逊色的任务。
岁末年尾,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一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是一件值得的事。两年前的年底,我把主题锁定在读书写字,命名为《读写之间》,很是自鸣得意地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写字经历,现在读来,无非是穿梭在名著间的断章取义的抄写。
喜爱读书,畅游书海自不必说,对待阅读本身也在随着阅读的扩展,深入悄悄发生变化。
回想起来,我自己往往被高深的说辞所迷惑,简单复述多于深思熟虑的心悦诚服,过分追逐时髦词剥夺了一分为二的思考。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话,把知识讲给四五岁的孩子,只有他们听懂了,才说明你真正学会了。我移花接木,尝试使用自己的话,说出阅读于我是什么,有什么用。
最重要的,阅读带领我踏上旅程,引领我遇见和认识不同,督促我思考,帮助我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教会我用不同的眼光对待世界,对待身边的人。
我所说的不同并不是依赖阅读的“猎奇”,不是获取卖弄炫耀的资本。阅读为我打开了广阔的视野,我读到的不仅仅是被世人认可的,被打上正确错误标签的观点,那些我一直笃定,想当然的说法受到了前所未有冲击,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先前的观点,打量之前的做法。
我想用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解释我所受到的冲击。如果收集关于流言的问卷,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人会一致认同:自己不传播流言,自己不愿意成为流言的受害者,传播流言者是些品行低下的人。一位长期研究流言的心理学家指出了人人讨厌流言,但流言却大行其道的背后原因:流言是人们用来争取自己价值观的认同者的一种方式。获取认同是人的自然本性,这么看来传播流言不再简单与人品恶劣划等号。
我并不打算为传播流言者开脱,也不打算视流言为合理。读完这段话,我开始理解流言背后的动机,意识到消灭基于本性的流言不再可能,我倒可以比以前更加从容理性地对待流言,而摆脱了仅仅停留在气鼓鼓地对道德的微词上。
由此及彼,那么那些口头烂熟的词语,观点,诸如爱是什么,诸如自由究竟是怎么回事,诸如那些被世人斥责的劣根为什么如此顽固,我们真的能够认定我们一贯认可的是正确的吗?即便是我们明晰了浅表的说法,事实果真如此吗?缺乏合理的认同,我们又怎么可以认定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呢?
阅读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能够让我有充裕的时间,前后翻看,左右对照,让思考更趋于严谨合理,更可贵的是,阅读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只要把眼界放置到更长的时间内,更广阔的地域,人类的智慧,文明的成就,进步与龌龊,荣誉与利益,大浪淘沙,才会摆脱纷乱的事务载体,一览无余呈现在我面前。
两千多年前,在《左传》记录的短短两百多年历史,子杀父,弟杀兄的事件有四十多起。1939出版的《愤怒的葡萄“》,赤裸裸的掠夺和欺骗更是不择手段。东方,西方,古代,现代,历史,文学,利益掠夺是永恒的话题,帝王将相之间有可动用刀光剑影,骨肉相残,资本拥有者靠的是巧取豪夺,欺骗,把平民百姓逼上绝路。比起佩戴面纱的妇女的幸福,恐怕口若悬河的政客更关心他们的钱袋。无能为力之时,起码还可以剥除欺骗的成分,不至于成为利益攫取者煽动的帮凶。
尝试理解不同,勤于思考,让我给阅读另外一个定论,阅读终究是孤独的。我不反对读书会,我不反对书友的交流,分享,我想说的是,要想获得自己的见解,必须一个人潜心思考,就像举着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在黑暗的坑道里前行,你必须自己走,没有人会帮助你。
相比“孤独”, “负责” 大概更加严厉。可这样的责任却是必须被认识到的,这如同人的一生,孜孜不倦追求舒适,美好,但是为了期盼的舒适,过程多半艰辛。
去年一年,我读到三次“责任”,涵盖不同的主题。 《亲密关系》里,作者说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情绪百分百负责,那些抱怨外界,抱怨对方过错的做法把责任百分百推给了别人。《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作者说读者必须为阅读全程负责,读懂作者观点,赞成也好,反对也罢,是自己的事,别人没法代劳。 《人间值得》的作者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她说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有无目的和目的不同是两码事,一旦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为之努力,愿意飞往火星和坐在后院看落日,同样应该受到尊敬,同样是负责的表现。
探寻读书的目的应该是远远不比读书本身轻松的事,是另一种责任的体现。如果没有找到,就坚持找,慢慢找,在寻找的过程中,它会如隧道尽头的明灯,慢慢明亮起来,有那么一天,你一定会站在黄色光晕里,享受它的柔和。
愿每个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读书目标,愿每个人体味阅读的乐趣。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