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闲话:中小学生课业“减负”缘何成“增重”?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北京体检中心发布《2016年度统计报告》,该市去年高考仅1成考生完全合格。其中异常指标检出率首位为视力不良,占比89.64%,肥胖超重者占比三成。

数据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学校就像一个病灶,从里面出来的人没几个正常。早在1955年,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之后经过多年减负,到 教育部2013、2014两季“减负万里行”活动,再到2015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规定》,教育部要求:“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二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国务院办公厅也曾发布文件,要求“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可以说国家对于中小学“减负”的重视丝毫没有松懈过,而民间、各种学术机构对中小学“减负”的分析讨论也是异常火热。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减负”这个概念还没有被重视,一般来说一天作业一般是这样的:

语文:1,抄课文一至两遍;2,背今天所学课文;3,预习标注下一课;4,写600字作文;5,写500字日记(我很奇怪为什么日记要让老师检查)

数学:1,完成练习册(一般写4页题);2,完成速算表(老师倾情印制的一张4a纸,上面有120道计算题);3,测试得分100分的抄一遍试卷,90~99分的抄2遍,90~60分的抄3遍,不及格的抄5遍(这个抄是把整张卷子抄下来,表格标点符号一个不漏);4,预习下一课并完成课本上的题。

仅仅就2科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讲真的是浩大工程,一般来说10点前睡觉真的算厉害,写作业到凌晨算常态,若是那一天正好有什么神奇的手工作业出现,那绝对是灾难。要是完不成,请出去罚站,喊家长还算轻了,最惨的是绕着400米跑道蛙跳。然而家长认为老师的做法很好,很放心,很严格。高压之下主要苦的是学生。到了初高中那作业量更是不用说,我记得高三时扛不住精神衰弱住院休学的大有人在。似乎在那样的环境下,把学校称为病灶也毫不夸张。

这几年的对中小学生课业“减负”,对比过往很容易发现情况并没有如预料中的变好,反而变本加厉以至于“减负”变成了“增重”,是什么使得“病灶”实至名归?

上课时间缩短了,放学时间提前了,作业也减了,课余时间多了。看上去对中小学生是极好,但绝大部分的父母们并没有傻到真的为此庆祝,大家心里面都很敞亮——再怎么课业“减负”,小升初、初升高、考好大学所要面对的压力可从来没有变轻过,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势。于是孩子在学校方面轻松了,回到家就要被父母张罗着报各种补习培训班。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等说法,都表明了中国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原本学校家庭双重作用力将孩子扯出个人形,现在学校力量减弱,家长自身力量不足,只好寻求外部帮助。而这种帮助需要多少才是合适,家长们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很好地掌握尺度,所以广撒网多报班便成了最佳选择——缺的知识可以补,不缺也可以回顾增强。不知不觉需额外的课业就堆积其起来,什么体育运动,什么拓展训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鸭梨山大”自是无暇分身,还不如完成功课打开手机玩游戏来得舒服。

宁缺毋滥的做法,自然是“肥”了不少教育培训机构,随着“二胎”开放,再到现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三胎”,很多人看到教育培训这块大蛋糕的潜力,毕竟"互联网+"的魔力让全国人民每人给你1块钱成为现实,况且很多时候不止给1块钱。可是目前教育培训机构也面临着无证培训、师资队伍良莠不齐、虚假宣传过多的问题,甚至使用的教材都是互相抄袭。但是只要学校继续无视外部环境压力,持续“减负”缺位,那么教育培训机构做大做强是不可避免,甚至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替代学校。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一切始于应试教育。中小学生“减负”实际上是对应着素质教育发展而来,但是小升初、初升高,高考都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应试教育有着简单易识别的判断标准,你付出多少基本都可以很直观地在分数上表现出来,而素质教育的判别标准目前来看简直可以以千奇百怪来形容,相关配套也不健全。标准多了让人无所适从,配套不足让人有心无力,更可怕的是无可监督,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这种地方易生腐秽,比如前几年“赫赫有名”的体育特长生。并且教师的最后考核还得通过升学率,考试成绩来判别,而那些都得靠应试教育撑起来。出不来成绩别说老师、学校,家长脸上也不好看,而社会对拿不出成绩的学校自然也不会显得多宽容。既然各方都不好看,但明面上又不能反对,又怎能让看似一剂良方的素质教育及其衍生的课业“减负”发挥真正功效?

从前,一个地主要建三层高楼,于是木匠勘察情况后给地主看图纸,并报出价格。地主很不满意,因为价格超出预期,他提出只建最顶层的房子,因为顶层看着最好看,至于地基什么的就不要了,浪费钱。木匠听后双目一瞪,随后大笑三声,口吐真言:“是不是傻?”说完便拂袖离去,深藏功与名,只留下在原地发呆的地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41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921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850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945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6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88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3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94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09评论 1 30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3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98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78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0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56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722评论 2 36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81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
    江苏家学宝阅读 285评论 0 0
  • 冬了眠的旧巷, 下了雨的老街, 离了乡的少年, 留声机斑驳了谁的流年, 轻诉着谁的挂念。 我是这尘世的过客, 你的...
    Jasminecc阅读 484评论 0 0
  • 昨天老公出差,凌晨才到家,没拿院子的钥匙,我起身去给他开门。 等着他锁车的空档,一抬头,心里一下子满满的幸...
    洋_洋洋阅读 497评论 0 50
  • 写在前面 年初跟随永澄老师一起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受益匪浅。这本书2014年11月4日买的,真的就如启动会中...
    digman阅读 3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