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杯子,我们不停的往里面添水,如果不小心,水就会因为添得过满而溢出来。只有清空一些,方能继续往里面倒水。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心里面装得太多,再想容纳些其他的东西就比较难了。只有懂得适时的清空,让有益的东西融入自己的身心。亦不至于累了和痛了自己。有时候,我们总是抱残守缺,背负种种的包袱而不扔掉一些,行走起来就如戴了镣铐,就会迈不动步子,会很累很累。只有懂得舍弃与忘却,还自己一身轻松,人生之路才能平坦与通达。
《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它的意思是: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在身心情绪,或者安身立命,也或则处理人情关系等等。我们大多数控制不分寸,过头过火面对各种问题。得势时,一些人不知道收敛,把自身最尖锐的一面示人。而最后搞得头破血流。折了自己的“麟角”吧,锋芒毕露,有时候未必很好。三国里的杨修算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就连曹操的心里想的什么,他都能洞悉清清楚楚。扬修因为有才,受到曹操的赏识,授以主簿的职位,相当于总秘书长。但杨修持才自傲,不知道收敛。而曹操这个人气量比较小,疑心比较重,城府那是相当的深。一般是根本不可能知道他的心思。但杨修就是爱出风头,连主公的心思也毫不忌讳公之于众。一次,曹操正在喝鸡汤,看到碗有一根鸡肋,于是有感而发说道:“鸡肋,鸡肋。”在一旁的夏侯淳,听了觉得满头雾水。但主公的心思,不能妄加揣测,如果揣测不对的话是会掉脑袋的。但杨修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夏侯淳问杨修是什么意思,杨修毫无顾忌说出了曹操的心思。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想后撤,但顾忌颜面又不好自己点破。而杨修要求兵士打点行装准备回撤,而没请示曹操就擅自做主张。最后杨修惹怒曹操,曹操就找借口革了杨修的命。在这里杨修并没错,揣测到的也是曹操所想的。但他锋芒太露,太持才自傲了而不知道收敛,导致最后丢了性命。适当的时候,才美不外显为真君子。
有才的人,往往清高自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常常瞧不起别人而不合众,而导致自己孤花自赏,形单影掉。最后更不能很好的施展才华,反而遭人打压,不能得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人,是有财而到处显摆炫富。好像别人不知道他有银子似的,一副爆发户的姿态。其实我们都爱财富,但财富并不是拿到炫耀的。有时候,我们越炫耀什么,就会失去什么。过于的张扬而不知道收藏,财富就会像长了脚的怪物,会慢慢溜走的。在明朝,有一个大富翁叫沈万三的,可以说富可敌国。他因为太富了,暴露了自己。连当时的皇帝朱元璋都找他借钱。他为了讨好朱皇帝,他向朱元璋表示不用借。沈万三说愿意拿出钱镐赏众军,同时为朝廷修建都城的一半城墙。这本意是好的,出发点也是正确。但他做过了头:抢了皇帝的风头。镐军,修城墙,你不是在与皇帝平分天下吗?这还了得,最后朱元璋找了借口,抄了沈万三的家,把他一家老小赶到当时偏远的云南。所以说有时候才(财)不外显。收敛,隐藏有时候反而很好。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适时清空最好。
人生一辈子,不能说韬光养晦不作为,也不能说不要表现自己的才华。但过头过火了,反而不是什么好事。适时清空,再接着续满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