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说,讽刺是一种很高的语言境界,但我并不这么认为。讽刺这种手法,其实只是用来应付自己不说别人要求你说,但你不想说的话题。讽刺分为两种,一种是你讽刺了对方,但对方没听懂,既然对方没往心里去,也不会对方造成心理负担,也就失去了讽刺原本的目的;另一种是对方听得懂,这会使对方感到很恼火,可能比你直接跟他对质更容易使他生气,讽刺的本来目的是,不与人产生直接冲突,但遇到脾气不好的人,可能讽刺他比直接当面骂他更容易使他暴跳如雷,也就是去了讽刺本来价值。
论讽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儒林外史》是具有讽刺意义的现实小说,里面写到了许多酸腐自负、人品低劣的所谓文人形象,作者毫不掩饰地进行了...
- 1958年9月,毛泽东主席读到一份文件,发现文字表达不明,观点拼凑,非常不满,忍不住写信批评:“我读了两遍,不大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