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海边度假的富翁教育一个海滩无所事事的流浪汉,要努力工作成为像自己一样的富翁,就可以来度假,晒太阳了,而流浪汉说我不正在晒太阳吗?
最近又看一则故事:夫妻二人辛辛苦苦打拼,买了个海景别墅,房贷压力巨大,每天早出晚归;而他们家保姆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抱着他们的狗在阳台上看海,喝咖啡。
这两则故事其实都是对辛苦赚钱提出了一个到底为什么的疑问。
答案之一是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人们在追求事业、丰富人生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正在的快乐,包括工作之余的晒太阳;而无所事事天天晒太阳是体会不到生活的快乐的。有许多故事的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复杂的人生奋斗,在事业达到顶峰时,又回归到简单自然的生活中。但这种简单与早年初涉人生时的简单不可同日而语。如同一个古朴的老城却沉淀着丰厚的历史故事;也一如一个宁静的海湾曾经历过无数惊涛骇浪。从这个角度讲,即使富翁后来也沦落为流浪汉,他也有资本对另一个流浪汉吹牛:哥们儿当年也阔过。总比阿Q说我的祖辈也阔过来得更理直气壮。
答案之二是有了财富才会有更多的自由与选择。故事中的富翁在海滩上晒太阳只是他的一个选择而已。他还能乘游艇兜风,或是在下一个假期选择去打高尔夫、去高山滑雪……。而流浪汉却只能选择晒太阳。面临还贷压力的夫妻还可以有许多选择,而保姆的命运却在别人的手里。
有选择是幸福的。
我们追求自由,通常是指政治上的自由,比如言论、结社、宗教等方面的自由。而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的自由来自于经济上的自由。金融大亨罗杰斯有了足够的钱后,选择周游世界,以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王石则选择去登山,以挑战生命的极限。我们普通人可以选择骑自行车,也可以选择省吃俭用买一个捷达。这些都是幸福的理由。一篇文章写到:自由不过是不做不想做的事,但我们更向往的其实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前者很容易,而后者很难。一个人只有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才能有条件做自己想做的事。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拥有选择的能力与自由。
我们目前的社会,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争自由求解放而创造的。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爱人、选择职业、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应当为此而感到幸福。
但多样的选择却带给一些人许多烦恼。因此有人说:穷人的苦恼在于没有选择,富人的苦恼在于有太多选择。
上述房奴夫妻似乎很烦恼,但有选择的烦恼与无可选择的烦恼是不一样的。如果在改革开放前,可能无可选择地由单位分配一个筒子楼的住房,选择上是没烦恼了,但生活中的烦恼则是多如牛毛。海滩上的流浪汉晒完太阳,下一顿饭在哪吃,冬天来了去哪里住都成了大问题,更不用说看着别人带着女人来度假时什么滋味了。
选择的苦恼来源之一是由于贪婪。
故事中的夫妻的烦恼是因为他们既想拥有别墅又想拥有保姆的悠闲。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有一个女孩直言宁肯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后面笑,不失为一个明确的选择;而更多的女孩纠结在既要宝马又要白马王子上,而本人又不是公主。现代人择偶难的原因就在于此。
人的一生会有几次大的抉择,比如婚姻、职业等,而日常生活也时时处处面临着各种选择,比如晚饭后选择看书还是打麻将。选择如此重要,人们才总结出很多格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贪小便宜吃大亏”,“丢了西瓜捡芝麻”,等等,告诫人们不要太贪,要会选择。
我曾经安慰一个大龄“剩女”的父母:从另一个角度说,现代女孩因为有了独自生存的条件,才不会委屈自己,不必像过去的妇女那样为了生活随便嫁人。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有时候,想选择一个完美的配偶,没错;还想立马解决,也是一种贪婪。
更多的时候,剩女都是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条件,纯粹是因为贪婪。
选择的苦恼来源之二是由于缺乏智慧。
人们渴望自由,但自由是要由智慧来驾驭的。判断事物的先后轻重并勇于决断是需要智慧的。
一些人一但拥有了财富要么肆意挥霍要么当一个守财奴,是因为他们不具备支配财富的能力和智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些人只体会到赚钱的辛苦,却无法体会工作的快乐;只把幸福寄托在未来,不能享受忙碌之后的片刻宁静或节日的欢乐。这些都是缺乏智慧的表现。
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选择自由,如何选择,就是自己的事了。按着存在主义的观点,人们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选择,决定、创造了自己,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因此,一个人要勤奋努力,争取选择的自由;同时有选择就意味着有放弃,人不可能什么都同时拥有;最后,人不要把幸福寄托在未来,幸福无处不在,就看你是否有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