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春风大作,虽然没有了初始的凉意,但呼呼的气势仍然汹汹。真的担心刚刚盛开的弱不禁风的花儿会被春风吹落,每朵花的绽放都是那么不容易,虽然说好花不常开,但是多开一天也是好的。
奇怪的是,这能够把人都吹得站立不稳的春风,却没有吹落一朵小花。相反的是“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风所到之处,吐蕾的小花骨朵儿盛开了,微微泛红的叶蕾发绿了。
这种景象让我重新开始认识春风,思考春风吹拂的意义。
如果让大家选择一些词语来描绘春风的话,大家想到的可能会是“温暖”“和煦”之类,无数古诗句也美化了春风的形象,让我们看到的是春风的温柔和诗情画意。
其实真正走进过自然,站在田野上,吹过春风的人都知道,春风吹拂的真正感觉不是那么美好的,甚至是有点暴虐,令人厌烦的。在春寒料峭之时,它一点也不客气的把冰冷的寒意吹向你,气温渐渐高起来之后,它也一点不客气的用最疯狂的力量吹向你,只是,在经历过它的吹拂之后,你内心里会有一种向上成长的力量。如果要用几个词来形容春风,我会选用“严苛”“柔劲”“智慧”“有度”这样的词。
是的,春风是很明白自己的职责的,那就是要把这个沉寂荒凉了很久的世界万物吹醒,让它们焕发勃勃生机,它要在这样的季节里成就每一个生命,让它们有自己最美好的模样。
它明白,完成这样的职责是无法用不疼不痒的温柔似水的方式的,起初必须使劲的狂吹,哪怕是似手握剪刀刺向万物,这样的力量才能能够吹醒大地沉睡的梦。所以它是严苛的,甚至是冷酷的。
春风也懂得万物生长的规律,懂得刚柔并济,它即不天天“吹面不寒杨柳风”,让人沉迷,也不会“北风卷地百草折”,摧毁生命。它懂得当一个生命开始萌发的时候,就要用一种柔韧的力量吹拂,它懂得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断的吹拂,直到每个生命都如期绽放在春天里。所以它是“柔韧”的,“智慧”的,“有度”的。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词:春风风人。
春风风人,第一个“风”字是名词,读 fēng;第二个“风”字是动词,读 fèng。 此成语字面意思为春风吹拂人们,经常用来比喻给人以良好的教育与帮助。
这个词还经常与“夏雨雨人”合在一起使用,从春风风人这样的自然之风对人的吹拂意义,逐渐引申出感化、教化的意思, 所以《毛诗序》中说:“风者,风也,教也。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后两个“风”字均读去声,意为讽喻、教化;这句话的意思是用讽喻来感化人们、教化人们。
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那么教育之本真,也理应顺应自然之道。
“成就每个人”,让每个人的生命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其实并不容易。
昨天看电视“等着我”栏目,有个四岁被拐卖的孩子,在养父母家里因为得不到理解和信任,被迫让自己成为“双面人”活着。意思就是,在学校里他是一个样子,这个样子呈现出小孩子所有的顽劣。回到家里,因为怕被打骂,他就变成另一个样子,特别乖巧、懂事、听话、能干。
到底哪个应该是这个孩子真实的样子?他自己说,学校的才是,而我认为,哪个都不是他真实的样子。因为被拐卖来到一个陌生环境里的恐惧,因为得不到信任的委屈,因为被打骂的痛苦,已经让这个孩子在这样一个极度不舒服和不安全的环境里,没有了自己。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个孩子是不幸的,他的生命没有遇到春天。
但是更加可悲的是,我们看起来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物质需求应有尽有的,能够得到亲人万般宠爱的家庭里的很多孩子,也不得不以“双面人”的样子成长着。
小杰是个很有才华的学霸级孩子,写的一手好文章。他的文章的成熟度,即便是历经沧桑的中年人也不能及。
就是这样的在外人见人夸的孩子,在家里却是另一个样子,脾气特别暴躁,动辄发火。
应该说,这个孩子的内心是丰富的,敏感的,细腻的,简单的。但是家人并不能够给予这个孩子一种相匹配的有安全感和舒适度的环境,在这样的他不能够认可甚至是反感的氛围里,他真实的一面就隐藏了起来,暴露出来的就是另一个他自己。
这样的孩子期待真正属于自己的春天。
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身心完整的,统一的,他能够真实的做自己,能够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做最好的自己。这其实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所谓的成就每个人,我认为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活出自己的人生意义,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这样的教育目标,需要我们每个教育者,每个家长都有春风那样智慧,懂得智慧的吹拂,懂得有度的吹拂,懂得柔韧的吹拂,用我们吹拂的力量,催化出一个适应万物生长的春天,在这样的一个舒适和安全的春天里,让每个生命都以最好的生命状态绽放。
这就是真正的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