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遇见更好的课堂

                            ——走进《葡萄沟》

本节课的课堂生成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抓住关键词谈感受”。我通过两个梯度递进的核心环节,引导学生从“浅层找词”走向“深度品词”,最终实现“情感体悟”与“语言内化”的闭环。

第一个环节聚焦“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以“葡萄沟好在哪里”为核心问题切入,通过“笼统感知→精准定位→深度剖析→逻辑串联”的四步追问,将学生的认知从“这里的人很热情”的模糊印象,逐步聚焦到“准会”和“吃个够”两个关键词上。引导学生具象化解读:“准会”是“一定、必定”,藏着老乡无需提醒的主动与诚意;“吃个够”是“不限量、尽情吃”,透着毫无保留的大方与实在。最后用“关键词(准会/吃个够)→人物品质(热情好客)→作者评价(真是个好地方)”的逻辑图,让学生直观看到情感与文本的关联,连最初回答笼统的学生也能清晰感知,真正达成“说透说清”的目标,再通过朗读将理解转化为语感,实现认知到情感的落地。

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这里的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还好在哪里呢?

美怡: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

师:你从哪里看出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的呢”?

美怡: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师:从哪几个关键词能体现“热情好客呢”?

张驰:准会  吃个够

师:找得很精准,能展开开具体说一说吗?

晗悦:“准会”就是一定会,当你七月份去葡萄沟的时候,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一定会给你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品尝,这是多么的热情好客啊!

琛轩:“吃个够”就是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维吾尔族老乡不仅给你摘最甜的葡萄,而且让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真是热情好客呀!

师:因为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所以作者写到?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抓住关键字词,展开来说,说透说清楚,真好!我们从“准会、吃个够”看出了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因为他们热情好客,所以作者觉得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我边说边在黑板上过了一个由低到高的逻辑图)美怡,现在你明白了吗?

美怡:重重地点了点头。

师:请大家将自己的理解送进朗读里。

第二个环节围绕比喻句品析,以对比阅读为抓手,让学生自主发现“茂密的枝叶就像绿色的凉棚”与“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的差异。同样从关键词突破:“向四面展开”写出了枝叶生长的动态感与舒展姿态,“一个个”具象化了凉棚的数量与壮观,而“展开”“搭起”两个动词,更是让静态的画面有了“生长的过程”,彻底“活”了起来。学生由此自然得出“动态描写更生动”的结论,让“生动”不再是抽象的评语,而是有具体字词支撑的真切体悟,也为后续写作感知“动词让文字传神”埋下伏笔。

句一: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句二:茂密的枝叶就像绿色的凉棚。

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呢?

馨北:我觉得第一个句子好,因为第一个句子写得很生动。

师:你从哪些字词看出它的生动呢?

晗悦:“向四面展开”写出了枝叶长得很好,而且让人感觉枝叶在不断地生长。

正阳:“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说明不止是一个凉棚,而是很多个凉棚。

玥汐:“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让我感觉枝叶在不断地长,而且长得很好,才能搭起一个又一个凉棚。

师:这个句子里面的动词有什么?找一找,圈一圈。

生:展开 、搭起

师:因为有了这些动词,所以让我们读出了葡萄枝叶的动态美,所以才生动。如果说这是动态描写,那我们第二个句子就是?

生:静态描写。

生:所以第一个句子更加生动。

师:抓关键词,细细读,慢慢品,我想我们就能把文章读活,读进心里。

                抓一把关键词,

                是钥匙,轻轻开。

                      慢慢读,

            让文字的芽,悄悄发。

                      细细品,

              让作者的情,慢慢化。

                    读着,读着,

              便见了文字的美——

                是枝叶“展开”的绿,

                是凉棚“搭起”的画。

                      品着,品着,

              便懂了藏着的情——

                  是“准会”的真心,

                  是“吃够”的热情。

                声音里,语言悄悄融,

                心上头,感悟慢慢扎。

                待他日,提笔再叙时,

              也能这般,借物抒情,

            把寻常光景,写成诗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上《葡萄沟》第二课时 执教:支田宇 一、回顾旧知。 1.上节课我们一起穿过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来到了盛产水果的新...
    点点滴滴li阅读 1,774评论 0 0
  • 《葡萄沟》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
    程停停乐平市第六小学阅读 5,115评论 3 5
  • 最著名的景点印在钱币,比如桂林山水、五岳独尊、布达拉宫还有等等。 其次就是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当初我们摇头晃脑的背...
    法一牛阅读 1,157评论 0 1
  • 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沟葡萄多,景色美丽,维吾尔族老乡非常...
    巧巧_c263阅读 4,198评论 0 0
  • 7月22日,周日,晴 吐鲁番葡萄沟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
    泰来123阅读 1,5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