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店看了一本陶继新老师写的《做幸福的老师》一书,这本书共有三大板块,是《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二是《写作的‘道’与‘术’》三是《打点幸福人生》。这三部分的内容为教师走向终生幸福之路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下面是我随时的摘记与感悟
一、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1.张斌利的《论语》之学
张校长他在读论语时用了一种一般人想不到的办法,就是看不懂就抄写原文,原文看不懂就抄解释,还是不太懂就写感受。写着写着突然有一天就有感悟了,他发现《论语》中的思想与现代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教师拥有文化,就不单单是对教材文本的解说,更不是对教参内容的重复与再现。课堂教学应是对教材文本审视之后的创造,是一种富有生命张力的精神活动。没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教学就只能在平面上滑移,或者在浅层次上转圈。那么,学生也就不可能真正受益。从这个层面来说,读书也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3.学校是文化的圣地,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4.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建议多背诵经典的东西如《论语》《道德经》《心经》《金刚经》等。
5.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积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的过程。
6.教师要想丰富自己的底蕴,非读书不可。不是读一般的书,而是读经典。久而久之,经典中的生命能量,就会走进你的心里,化为你的能量。那个时候,再进行课堂教学,无须刻意设计多少技巧,却能让人‘于无声处听惊雷’让学生与其他听课老师感受到你丰沛的意蕴与生命的价值。
7(韩庆娥).有些学生自己读感到没有意思的书,全班共读中就乐趣无穷了。
对于经典文化,一个人读,大多会感到非常困难。可是‘全班共读就乐趣无穷。’看来,小孩子读书是需要一个阅读场域和氛围的,孩子们在一起读一起背的时候,会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气场。在这个场里,没有了艰涩深奥之感,没有了昏昏欲睡的感觉。
8.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一览众山小’的境地。
9.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外文化素养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永远进入不了游刃有余的地步。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老师,他也会看教材和教参,但他更关注课外的更大范围的文化。
10.读和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高层次的阅读,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
越是读书少,备课需要的时间越是多,课反而越教不好。
11.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也不单单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终生的幸福。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的心中又涌起了波澜,心里感到不安,一直想读书,但一直行动不起来,总是找各种借口没时间,其实,仔细想想,时间都在不经意间溜走了,从现在开始,每天抽点时间看看书,先从专业书籍开始,增加一下个人的厚度,在课堂上也能更自如一些,从现在开始,坚持自己的梦想,增加个人文化底蕴,做一名幸福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