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公司发工资,领到钱,群里哀鸿一片。我没用错词,除了少数几个,其它人领到工资那一刻,脸确实是耸拉了下来,精气神瞬间便丢了一半。
最初我以为大家都只是想隐藏自己得到工资的窃喜之心,还嘲笑他们瞎作怪,发了工资还哭穷。
然后她们默默的在群里上传了一张张自己上个月的花呗或信用卡账单,那一个个鲜红数字,让我这个刚步入职场小白看的是一阵惊心动魄。
尤其是信用卡账单,欠的多的达三五万,欠的少的也有个一两万。心里不由暗想,难道这群同事,全是隐藏的土豪吗?
当然不是这样,她们不过是习惯了把信用卡上能用的额度误当做是自己的钱,总是不经意的遗忘了这些钱最后是要还的。
而每当发工资的那一刻,她们才会短暂的清醒一段时间。
原来,自己的工资这么少啊,怎么还不够上个月支出的三分之一,自己究竟买了些什么?
然后午饭痛定思痛的吃着六元的云吞,发狠要节省出更多的钱来还债。
不过据我判定,一般这些人的清醒时间极其短暂,不用两三天,她们依旧会继续刷着信用卡的钱,大手大脚的生活着。
对于我这么一个不用信用卡的人来说,看着她们的账单,生出的多是不解与庆幸之情。
有时候真的不明白,量力而行有这么难吗?没赚到那么多钱,又何必一味的去追求更高一级的生活品质。
其实说着简单,但做起来的确难。当你有着一张20万额度的信用卡时,即使你的资产是负数,信用卡上的数字也会蒙住你的眼,让你无法认清自己。
说穿了,自己不也正是怕变成这些人,才迟迟不敢办一张信用卡的吗。
02
记得刚认识信用卡这件新奇事物的时候,它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不太好的。
姐姐大我四岁,比我更早的进入社会,那时刚进社会的姐姐便办了一张信用卡,那也是我们这个家庭的第一张信用卡。
父亲古板,死活不认同信用卡这种东西。他苦口婆心的劝着姐姐,信用卡这种东西不能沾,沾上就迷上了,没什么好处。
他把信用卡贬低到如同毒品一样的地位,不能碰,一碰就戒不掉了,这辈子也毁了。
姐姐一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压根没理父亲,依旧我行我素的每月用着信用卡,经营着自己的信用积分。
反倒是旁边看戏的我把父亲那些话听进去了,于是还小的我,便直接把“信用卡”和“毒品”这两个词语划上等号,碰也不敢碰。
等自己也进了社会,虽说不会再把信用卡和毒品同等看待。但认识了那些为还信用卡而苦恼的朋友。心里也不免一阵庆幸,暗赞父亲的话就是真理。
其实再看姐姐,虽然没听父亲的劝导,一直用着信用卡。但也没像我所认识的那些朋友一样陷入信用卡的漩涡中。
反而是真正的用好了信用卡。去年买房的时候,姐姐靠着良好的信用积分,得到了更高的贷款额度,避免了耗费更多人情关系去到处借钱。
所以就这点来看,信用卡也不像是父亲所说的一无是处。我也不会片面的认为信用卡就是银行用来骗傻子多花钱的套路了。
03
可关键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的姐姐那样能够用好信用卡。我这不是在吹捧我的姐姐,而是像这种能控制自己欲望,不乱花信用卡里的钱的人,确实是少数。
以前我们喜欢调侃那些富豪。说像马云,马化腾这些人,钱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数字。
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在,钱对于每个人来说,可不就是一个数字吗。
每月发工资,卡里打进了一串数字。把这串数字拆开,微信分点,支付宝分点,花呗还了,信用卡还了。还能剩多少,或是还欠了多少,说穿了,一串数字而已。
以前拿着钞票买东西,看着一百块一点点被找散,最后消失。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还能让你有些心痛,可以告诉自己,钱花多了,明天省着点吧。
现在买东西,刷着支付宝或微信,叮叮声响起,支付成功。看了一眼数字,转头就能忘了这个数字。
自己今天刷了多少钱?
几十还是几百?
算了,管它呢,反正手机还能刷出钱就行。
少了看见自己钱在眼前消失的那一个步骤,心里便少了一个尺度。
一个可以准确衡量自己消费能力的尺度。
少了尺度,便会不自觉的乱花钱。而信用卡,更会把你乱花钱的心理无限制的扩大。
那时候就不是今天花明天的钱了,而是今天的你花光了几年后你赚的钱。连续几年工作只为之前自己的任性买单,工作还能有什么激情,人生又能有什么目标呢。
所以虽然信用卡有利有弊,但对于自制力差的人来说,信用卡这种东西,能不用的,就别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