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班 王丽霞‖007—8651‖践行
《遇到未知的自己》什么是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为什么说言传是显性教育,而身教是隐性教育?自信为什么是源于自尊的?人为什么对与生俱来的东西不会感觉丰饶?什么是预期力?
尽可能的寻找机会,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未知的自己。《变形记》里的两个孩子对调生活环境,广州富二代和甘肃会宁县贫困家庭孩子对调生活。当我们的生活环境突然改变时,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我们总是给孩子显教育,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天天谆谆教诲。而真正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是那些身教,还有周围的环境,别人对他的态度,他在周围人里的位置。在周围人的肯定中找回自信,有了自信才会有自尊。
通过自我毁灭获得某种快感,博取别人的注意,用破坏体现反抗。
成长为什么是对微创伤的补偿?自信和他信有什么区别?什么是自在的动力?美感和快感为什么都是适度压抑后的突破与释放?改变一个人的习惯、一个组织的文化为什么都应该从小处着手?什么是成长的正道?
菲尔普斯在国际比赛中遇到眼镜意外怎样平静应对最后获得冠军。
各种偶然发生的不靠谱,锻炼出的抗挫折力。对负面的想象形成幻觉干扰自己。
充斥身边的各种《成功学》告诉你是最棒的,真是这样吗?对现在孩子的教育提倡表扬教育,真棒教育。自己对自己的恭维,各种伪肯定中认不清真相是什么。使得建立的某种自信,每天早上起来对着镜子说二十遍“我是最棒的!”,一上公司被领导臭骂一顿,然后辞职。
到底我们给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挫折为主呢?还是表扬为主呢?还是half-half呢?还是三七开呢?
事实上,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成功就是穿越封锁线,自己的努力加上特别难以复制的运气.
很多成功者不过就是在失败封锁线里的漏网之鱼。
从小接受经典教育的孩子碰到其他类型的孩子会不会“很受伤”?教育孩子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微创伤”“微挫败”介乎疼痛和没有感觉之间的状态,“痒”……统计说,大学四十多人的班级中,十五名左右的学生最终更容易适应社会。如果一个人总是从别人身上找自信的话,那他很难在自己身上找到自信。
做父母的要让孩子有一种自在的动力,他学习是为了他自己,是因为喜欢这件事,是“我要学习”。还有就是这个世界上有90%的人根本不会拿你当回事儿,你要学会在这样一种场景中生活,这就是现实。
美感、快感就是适度压抑后的适度释放,适度受挫后通过努力获得的快感。
“微创伤”造成的补偿就是成长!
关于孩子的教育和家长的自我成长问题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