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疑似被霸凌?如何让厌学、焦虑的男孩重新走进学校?

1、背景情况

15岁初二男孩,来自广东,入学扶禾心理教育2个月。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厌学逃学

刚上初二,连续几个月提到上学就心烦,经常旷课,最长一次连续两周不去学校;对学习的态有失偏颇,认为学习没有用且浪费时间。

(2)疑似被霸凌

小学的时候还比较开朗,上初中后性格转变较大,变得不爱说话;不愿意去上学的原因提到过被班上同学欺负,回到家后衣服裤子也都是脏兮兮的,有时候是衣服开线,有时是有泥点或者脚印,和老师沟通后,并没有什么实际改变;对交友比较排斥,认为不会有真诚的朋友。

(3)学习能力较差。

学习成绩一直较差,孩子自述记忆力不好,经常是即看即忘,连小学的算数题都要算很久,初中的成绩都是二三十分;拒绝写作业,认为写了也没用,自己的成绩也不会提升多少。

(4)家庭关系较差

据家长描述,孩子每次一犯错,就被受到爸爸妈妈的指责,家长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模式,很少与孩子耐心沟通,认为孩子执拗顽固,好好跟他说是不会听的,只有让他记住教训才可以。

(5)受情绪困扰

脾气比较暴躁,他自己也知道不能这样,结果陷入更深的自责和无力;对别人的看法很在意敏感,经常因为别人的评价就自我怀疑、自我审判,别人说他长得矮小,他就会联系到除了个子矮是不是自己的其他方面也很差,认为别人都不喜欢他,觉得自己是失败的。

3、原因分析

经分析,孩子在学校可能受到霸凌,在家里也没有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关爱,加之自身学习比较吃力,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孩子心理受挫,内心世界是灰暗的。

4、调整方法

借以认知行为疗法(CBT)对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

加入抗挫折训练,让孩子正确认识得失,

加入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心理动力疗法和情绪理论(ABC)让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价值体系,改善孩子的灰暗情绪。加入情绪控制训练、人际关系技巧训练、家庭信念培养等内容让学生更深层地调整。

5、调整过程:3+x的调整模式

一对一心理咨询: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进一步了解其内心感受,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团体心理辅导与家庭治疗:帮助父母调整家庭教养方式,多在乎孩子的感受,及时向学校了解孩子情况,对孩子的需求做出正向的反应,增加亲子沟通,增进亲密关系。

多样化个性X: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让孩子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正确认识自我,积极生活。

学习能力提升:运用费曼学习法、耶克森-多德森定律等帮助孩子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校方法,激发学习积极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