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文/高平三中 袁一鸣
岁月易逝,岁月易老,初中三年,父亲才是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眉宇间的皱纹又多了几条,额前的鬓发斑驳沧桑,严厉的神态一如既往,但目光中深邃的暖意永恒不泯。
入了初一,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我们之间只有寥寥数语,在学习的道路上,父亲似乎同我渐行渐远,他的身影于我而言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偶然的一次机遇,让我在清晨的厨房里望见了他的背影,他来来往往地奔忙着,依次将饭菜摆在了桌子上,随后匆匆地擦拭了手,急忙出了门。热气腾腾的饭菜香味是那么浓郁,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深沉的爱意似乎寄寓在了那份早餐里。那一刻,父条似乎靠近了我的生活,沉默寡言却无微不至。
刚到初二,突如其来的物理学科让我手足无措,我只能半知半解地向父亲请教,而父亲只是看了两眼,便将答案的玄机琢磨透了,但他没有向我解释,而是沉默不语地离开了卧室。不一会儿,他便把全部能张罗的器材搬了过来,他要求我按着实验的步骤重新模拟这道题。带着疑惑与不解,我竭尽所能地摆弄着,但一系列的实验过程让我焦头烂额,我向父亲投去了求助的目光,而父亲的口吻是那样的义不容辞:“继续做。”又鼓捣了半天,这个实验已愈来愈清晰,做完最后一步时,我恍然大悟,答案已浮现在了我的脑海,而父亲依然不苟言笑,又帮我完善了实验的整个过程。那一刻,父亲似乎走进了我的心里,严格要求却饱含深情。
上了初三,期末考试结束,成绩如约而至。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望着冷冰冰的成绩,全然不知扣分之处,排名位置。我深知自己的成绩不如人意,因而我悻悻地回到家,一言不发地躲进了卧室。忽然,耳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用说,是父亲回来了,只见他手上拿着一沓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他把那几张纸拍在桌子上,我急忙夺来查看。上下一打量,我认出了这是我的答题卡复印件,潦草的黑色字迹中映衬着行行工整的红色笔墨。扣分情况、总分情况、排名情况,一应俱全,父亲把一张张纸摊开,对照着答案,一一让我指明错因,核对完成后,我才现自己有诸多粗心大意导致的错题,而这样的结果让我羞愧地低下了头。父亲向我传授了他的经验,也让我领悟了他的一片苦心。那一刻,父亲似乎融入了我的心灵,坚定有力却深藏爱意。
十五年的陪伴,三年的坚守,是啊!父亲才是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师评】文章有如下亮点:
1.紧扣题意,思路清晰。作者紧紧抓住“这三年”展开叙事,重点写父亲对我的关心与帮助,以及自己的内心感触,对题目中的“离我最近”有了充分的阐释;“初一、初二、初三”的叙事顺序,文章思路清晰可见。
2.结构匀称,形式优美。作者以初中三年为叙事线索,每一年都选择其中一个代表性的事件来突出父亲离我的近;每段结束之后都有“那一刻,父亲……”的抒情性小结,使文章形成段尾排比,别致而优美。
3.情感递增,表达真挚。在文章情感的处理上,作者有意设置了一点小波澜。刚开始的“渐行渐远”到后来的“融入心灵”,自己对父亲的理解越来越深,文章的情感也愈来愈浓。结尾处简洁的呼应,巧妙的点题,让文章的情感圆润通畅,真切挚诚。(指导教师:张永刚)
2.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文/高平三中 李宇博
当暮光晕染天空,晚风吹动江上的绯色涟漪,我记起了你的眸海温涟,言笑晏晏,您是我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九月的晨光洒入人间,用温柔的笔触,画出一次美好的邂逅。当时刚入初中的我,正坐在教室里茫然的环顾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憧憬着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在无限的期待中,您穿着一袭白色风衣,提着一个袋子缓缓而来,眸中泛着温柔的笑意。“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接下来三年便让我带领大家走进语文殿堂,领略语文的魅力。”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您,您轻柔的话语在我这嫩的心湖中激起了涟漪。您的出场,让我如沐春光。
忆及您,总会想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三年,您教我热爱生命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当我哀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您却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我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您却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叹惋:“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出。”您却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您的教诲,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古典文化的情长,我的骨子里印刻着大国重器的荣光。是您,让少年的我怀揣梦想,奔赴远方。您的教诲,让我春风中坐。
有一次我因考试失利而总愁眉苦脸时,您鼓励道:“人生路还很长,还有许多次出彩与挫折,不必为这一次而如此伤感,下次再努力也为时不晚。”我受到鼓励后便不再因失利而愁闷,而是笑对人生。您的鼓励,让我雨过天晴。
这三年离我最近的便是您,您用爱、温暖、希望,抚慰着我的心灵,让我有勇气奔赴下一段旅程。
【师评】小作者把三年来老师给予的温暖与影响融入了心灵又倾注于文字。一个春风般的老师向读者缓缓而来,那春风化雨般的教育,那诗化的感悟,无不让人如沐春风。(指导教师:悦书玲)
3.说茶
文/北城中学九(1)班 宋李瑞
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品。作为茶的原产国,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养成了喝茶的习惯。而现如今,茶在每家每户中更成了必备的饮品。有的讲究的家庭更是会在家里摆一套古色古香的茶具,一方面彰显自己风雅的气度,一方面有客人到访时,一边品茶一边说话,不用担心接不上话茬的尴尬。当然更多的还是希望自己独处时,能有一份修身养性的空间。
有人说,喝茶是为了健康。的确,茶确有解毒治病之功效。据传说,早在五千年前,茶就因神农炎帝而闻名。炎帝作为部落首领,他尝遍百草,为族人寻找可用食材。虽然在这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可以用来治病、防病的药材,但植物种类毕竟太多,难免会遇到有毒之物。而茶,就是他随身携带的解毒良药。一旦发现食材有毒,他便嚼茶,让茶那碧绿色的汁液去迅速驱除毒素。可见,茶确实有医用的功效。
“茶水喝足,百病可除。”“药为各病之药,茶为百病之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每天一杯茶,真的是有利于健康的一种选择。当然,茶还有提神醒脑的功效。不说它含有咖啡因、可可碱、茶碱这些具有提神效果的成分,单就它入口一瞬带给你的那份味觉的刺激,就已经可以实现提神醒脑的功效了。
说了茶的功效,再来说说泡茶过程中我喜欢的一幕吧。热水注入,茶叶在杯中徐徐起舞,好似蝴蝶一般。如果旁边正好搭配中国的瓷茶器,那比起一瓶啤酒、一杯奶茶来说可不止高雅了一点两点。所以,茶以及茶具也成为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小小摆设品,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上好选择。
不过,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意义更不一样。因为在它身上还浸蕴着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当我们提起美国人,眼前可能就会浮现出墨镜与可乐;当我们提起苏联人,可能就会想到红星与伏特加;当我们提起中国人呢?你是不是就会想到瓷器和茶?因为在这些物品已经成为了这些国家文化的一种具有象征性、标志性的物件,而茶正是刻入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喜爱。
长河奔腾,历史悠悠。在中国文化中,茶象征着文人雅士,象征着一种高洁清雅的志趣,也象征着一种不争不抢的淡泊志趣。作为在茶的国度长大的孩子,我们有必要把茶和属于茶的文化向着我们的后代去传扬。
【师评】本篇习作以茶作为写作主题,通过对茶功效和文化的分析,来记写自己对茶的独特的感受,在本次写作训练中具有新意。(点评教师:李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