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老公约要看一部电影,最后选了最近很热的《绿皮书》,观影场地:我们卧室,观影时间:假期第一天哄两个娃睡着之后。成年人的娱乐,都是见缝插针的。
电影一开始,是一个油腻的中年人——白人托尼,夜店保安,魁梧强壮,性格轻松、快乐,不时耍点小伎俩赚点生活费。比如偷拿客人的帽子然后假装千幸万苦找回来以换取高额小费。
通过托尼和同事谈话得知,夜店要停业装修两个月,这两个月他们要找点新工作过渡。
镜头转换,托尼下班回到家,亲了亲睡上下铺的儿子和女儿,和妻子道晚安睡觉。这时妻子回答的事早安,说明托尼是上的夜班。而两个宝贝的上下床和他和妻子的双人床是在一个卧室的,说明他们并不富裕。
第二天一大早,托尼就被吵了起来,起床发现是一堆男性亲戚在他家客厅看球赛。原来他们表面上是来看球,实际上是来保护托尼的妻子,因为她雇了两个黑人临时工来疏通下水道。
可见在当时的环境,白人是集体默认黑人是不安全因素的。
看到黑人用他家的杯子喝水时,托尼摇了摇头,黑人走后,他用两个指头捏着把杯子丢尽了垃圾桶。与之不同的是,她的妻子发现了垃圾桶里的杯子,叹口气,把杯子拿出来放到洗碗池里。
而饭桌上的谈话,托尼的父亲怪怨托尼乱花钱,托尼辩解地板坏了是应该要换呀。可见托尼一家的生活甚至有一点拮据。
午饭后,托尼出去把自己的手表当了,在热狗店和人打赌吃热狗赢了50美元。回家后妻子说要交房租,托尼把赢的钱交给妻子。并且承诺要出去找份工作。
接着,托尼找到一个面试机会,给沙利医生开车。在一个很高级的音乐厅顶楼,很开阔的房间,室内陈列着很多昂贵的艺术品,牛角,象牙之类。
雇主出来后,是一个穿着白色丝质衣服的黑人,冷漠,坐在一个像国王的宝座一样的椅子上,面试托尼。
在得知除了开车,还需要像保姆一样给这个黑人洗衣、擦鞋子时,托尼严词拒绝了。他说道:
”开车可以,但是洗衣、擦鞋子不行!“
语气坚决。他觉得受了侮辱。
但是多少年的黑奴制度,有多少黑人就是要给白人洗衣、擦鞋子做保姆的啊,白人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旦反过来就觉得坚决不行了。
很多偏见、不平等就是这样,高高在上的一方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一旦角色置换,他们马上发现不对劲了,这个不平等有可能是人种,有可能是性别,国别、财富、文化等等。
当然最终,协议达成了,托尼成了沙利的司机,保证把沙利送到每一个音乐巡演的地点,开始了为期8周的工作,一路美国风光动人。
出发之前,托尼接到一本绿皮书,是沿途黑人可以住宿的旅馆攻略。
上路了,车上的两个人是两幅完全不同的画面:一黑一白,白人是司机,黑人是雇主,作为司机的白人轻松愉快,健谈,烟不离手,还不时侧着身子要和雇主聊天,偶尔耍点小聪明:偷捡旅游景点的玉石,沿途随意扔垃圾,一边开车一边吃炸鸡块。作为雇主的黑人,严肃端坐,腿上盖着毛毯,不苟言笑,在行为和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刀叉不能吃饭。
镜头切换到白人,画面轻松惬意,像是一部喜剧。
镜头切换到黑人,画面拘谨压抑,像是一部正剧。
就是这样白与黑的同框,轻松与拘谨的交织和对比,让人在一种不舒服的对比中发现差异。
一路上,有过种种因种族歧视引发的冲突,比如在白人酒吧,沙利被无辜挑衅,的在白人宴席上,应邀演奏的沙利却不被允许使用卫生间,甚至在某些地区夜间行车,也要被警察拦截投入监狱,而托尼被迫陪同沙利经历了这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也在一次又一次冲突当中改变了自己,从最初的歧视,到后面为沙利挺身而出鸣不平。
You never win with violence. You only win when you maintain your dignity.
暴力永远不能真正取胜,保持尊严,才会赢的真正的胜利。
沙利一直在践行的,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黑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改变黑人的地位。
而改变偏见,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无论如何,他做到了,至少从影片的开始到结束,我们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托尼的改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因为沙利的勇敢和克制,还有更多的人是被他改变了~
直到最后,每一个黑人,都可以像托尼的父亲所言:“无论你做什么,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最后一顿。”
而不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是为了为自己的同类赢得尊严。
My father used to say,whatever you do,do it a hundred percent,when you work,work,when you laugh laugh,when you eat eat,like it is your last m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