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的可贵就在于,它经历了自然界的风霜雨雪,依然在寒风中顽强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现在的社会,不乏那些依靠自己独自打拼的年轻人,父母无论多么富有,也不给孩子提供经济援助,穷养的富二代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吃过苦的他(她)们在社会上无论遭遇到什么困难,都会从容不迫的面对,解决什么问题都游韧有余。他(她)们不会被击垮,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面对那些扑面而来的大风大浪。
可是,有很多人却不是这个样子的,有些一身名牌,开着豪车,出入高级场所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却不一定是富有的,有些甚至非常困难,而他们的孩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富二代呢。
前些天,听说大姑姐住进了医院,要做手术,我和先生急忙去医院看她,我们到的时候,她还没上手术台,正在病房里挣扎,她跟我说:
“我不做手术,得花钱呀,我得留着这钱给琳琳买房子,琳琳第二套房子还没交首付,琳琳没钱啊!”
我说:“琳琳不是刚买了一套嘛,怎么还买,她还没结婚,你让她结婚后自己攒点钱付个首付不行吗?”
“可琳琳非要买,不买她又不高兴,天天给我甩脸子”。
姐姐终于为她的糊涂付出了代价。
琳琳是大姑姐的女儿。
我记得,她高三那年,周六周日我去她家,她正躺在床上蒙头大睡,她的父母在外边累死累活,很多同学都在家复习做卷子,她睡大觉。
我当时就想,她可真可以啊,怎么能睡得着啊?
整整两天,48小时,除了吃饭,姐夫给送上来,还得小心翼翼地叫她起来吃,吃完后继续睡。高三她就是那样过来的。
后来考了个护士学校,每年花不少学费,毕业后家里又花了十万块求人给她找了一家医院作护士。
现在的琳琳工作已经五年了,天天抱怨工作累死了,工资也不知道花哪去了,找了个对象,要结婚了,买的房子是他妈出的钱,她妈还给她买了一辆车,按说她该知足了,可是她听说她同事结婚前买了两套房子,她心理不平衡了,她也要再买套。
没钱,怎么办。
回家要。
大姑姐是在一条小吃街上做面食的,她一天从早忙到晚,风雨无阻,从来不给自己放个假,每天的生活费少得可怜,在小店忙活一天,回家还要给孩子洗衣服做饭,。这个样子,她已经是维持了二十年,二十年来,她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娇滴滴的大小姐,把儿子培养养成了富二代。
每次她忙不过来的时候,就叫我去帮忙,我问,琳琳呢,她就说琳琳跟同学旅游去了。
琳琳是从来不去店里的,更不会带同学朋友去,她说她看见她妈破衣烂衫,又干的是那脏兮兮的面食店,她嫌丢人。
有很多次吧,姐姐在店里啃着咸菜就馒头,她的儿子和女儿却跟同事一起去吃披萨,去高级饭店,互相请客。
大姑姐总是抱怨自己家底子薄,太贫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过穷日子,就想无论如何让孩子过上富人的生活。
因为这样,她把自己委屈得不成样子,腰椎累得突出了,错位的腰椎压迫坐骨神经,她腿疼得厉害,疼到脚趾,她不休息,她一边干活,一边咧着嘴,唉呦唉呦直叫唤。
医生让她不要再干活了,回家躺着,才能配合治疗,她怎么会舍得啊,她吃着药,疼痛稍微减轻,又去干活了。
我看她痛苦的样子,建议她让琳琳工作之余来店里帮忙,可是,她给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孩子已经不适应这种生活了,琳琳来店里就受不了,嫌脏嫌累嫌丢人。
琳琳建议母亲把店先关掉,在家养病,养好了再去。
可是,我那无比财迷的大姑姐,怎么会舍得?
终于,她挺不住了,腰椎错位太频繁,又狭窄,还长了个水泡,她不得不上手术台了。
人也许就是这个样子,天长日久形成的生活习惯一旦被打乱,就会感觉很难受,大姑姐从关店门开始就抑郁了,再加上疼痛,她已接近崩溃。
她拒绝手术,她要去干活,她哭,她闹,家里人劝她,苦口婆心,我的唾沫都流干了,说如果不动手术,她就瘫痪了。
她才同意进手术室
大伯哥来医院看望大姑姐,说起他家女儿莹莹,结婚前买过一套房子,精装修,住进去没几年,现在又要买,没钱,回家问父母要。大哥大嫂也是一身的病痛,长年累月的体力劳动,大嫂一到过春节,就躺床上疼得不行。
莹莹把孩子送给大嫂看着,她自己跟朋友去KTV唱歌,大嫂心疼女儿,趴在床上哄孩子,说莹莹上班累一年了,也没时间玩,过年放假好好玩玩。
每年过年,大嫂不舍得去医院看病,而是在家拖着疼痛的身体里里外外忙活,,她总说心疼莹莹,可是莹莹,你有没有心疼过你的妈妈?
莹莹开始回家要钱买房,大哥大嫂把家底子翻出来,不够,他们答应莹莹,再干两年,给攒点,莹莹不干了,闹得不可开交。
大哥跟二哥借钱,二哥同样给女儿买房,借不出来,我婆家整个家族,都在为儿女买房买车而努力奋斗。他们做儿女们的奴隶,保姆。还得做取之不尽的银行。
他们的教育方式我不认同,可笑的是,他们统一模式教育出的孩子,啃老的方式都一模一样。
我不知道他们累到瘫床上不能动,需要人把屎把尿的时候,他们的儿女会不会不离不弃,陪在身边。
我不否认父母对孩子的爱,如果不爱孩子,就不是合格的父母,可是,对孩子过度溺爱和纵容,这个样子,好吗?
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攀比,人家有的,我们必须有,人家报什么补习班,我们也报,到了高中,人家穿名牌,自己的孩子也穿,不然会被瞧不起,明知道这种现象不好,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是为什么都还是那样子做?
从众心理,好可怕。
而苦的,只有父母。
有没有从幼儿园开始就攀比的不是向父母索取,而是,比谁家的孩子不买东西,花钱少,帮父母干了多少活。这样下去,我相信,孩子不独立都难。
长大工作后,同事之间攀比的是,谁谁给父母买了什么,谁谁回家伺候父母,陪伴父母。而不是谁买了一辆车,三十万,我就买辆五十万的,压过他,你穿香奈儿,我挎LV,你住100平的房子,我住200平的,你买两套,我买三套。否则被人瞧不起。
攀比带来的高消费承受不起,就回家啃噬自己的父母。
我相信没有人能够做到,在出生前就选择自己的父母,是贫穷,还是富有,如果可以,就跟父母说,我不想做你的孩子,你太穷了,你给不了我想要的。可能吗?
不能,那么,既然这样,你想要好的生活条件,无可厚非,自己去创造啊!不要依赖你的父母,他们养你,拉扯你长大,不是让你啃的,是让你孝敬,让你照顾的,看看累得躺在病床上的他们,你真的忍心啃他们吗?
可不可以,不要再富养穷二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