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到竟然忘记》
“智慧清单”已经坚持写了好几个月。每天都有同样的名字但有所不同的日期。看上去都是一样,我曾经想过自己是否要把每天都独立命名,但是我犹豫过后还是放弃了。看似统一的名字都是我每天不同的心得或者经历记录,构不成什么意义深远的文章,但它们又是如此默契地同属一类写作体,让我可以随心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所思所想,而无需因为题目所受困。智慧清单主题之下,有每天临时想到的或者是自己特别想写的题目,这些题目不算大主题,但是总能让我有所思考,并且有种自我财宝的感觉,有一天我可以拿出来一读,了解过去,了解曾经的自己。
我很少漏掉自己的智慧清单写作,即便以前不想写的时候也会强迫自己写一写,写一些总没有坏处,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所收获。昨天因为工作缘故特别忙,忙到我竟然今天早晨才想起我昨天竟然没有记起来要做正念写作,当然我的智慧清单就少了昨天的一页。但是我心里没有太多的亏欠,这与有意不写或是拖延状态下的漏写不一样,我是真的忘记了要做这件事情。
我一直以来都在认为自己依赖着一种习惯或者一种学习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比如我会依赖于学习心理学来解决自己的紧张、不自信等问题,所以一段时间里会变得非常的沉迷,甚至觉得自己爱上了这件事情和学习的本身,可是当我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慢慢开始不再热情于它,当我开始平静对它的时候,我才猛然发现我似乎是已经不再依赖它帮助我解决问题了。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曾经听到一个老师讲授什么时候心理咨询师和咨询者之间可以结束咨询关系,当时的答案我还记得,就是这个咨询者不再依赖于咨询师的咨询,不需要通过咨询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日益淡化他与咨询师的关系,咨询次数越来越少的时候,就是正确地说再见地时候了。每次想起这个答案的时候,我就去反观曾经我非常热情于它的事务或者事情,当初我一定是有求于它,而今淡远,要么就是因为我不再喜欢它,无法与它结缘;要么就是因为它已经帮助过我走出了最需要它的困境时光。
今天因为昨天没有写智慧清单,我没有惭愧或者自责,我忽然有一种感受,我有一天会不会不再需要它,我觉得应该会,但也应该不会。会,是因为我可能不再寄托于它帮我解决问题;不会,是因为我永远都想要记录下每天的自己、当下的自己,就像留影一样,让以后的自己可以看看曾经的自己与自己的生活。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就很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件我热情的事情,都可能会有多方面的意义,有的很功利,它们可能会随着时光渐渐远去,而有的很纯净,它们并不会随时光有所淡化,而反而可能变得更加生光生金。
昨天忙碌到忘记,因为没有功利的为写而写。